法医学杂志

期刊简介

  《法医学杂志》(CN 31-1472/R,ISSN 1004-5619)创刊于1985年7月,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主管、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主办,是我国第一本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法医学专业学术刊物。本刊创刊时为每期48页季刊,1996年改为每期64页,2005年改为每期80页,2006年变更为每期80页双月刊。2009年起正文纸张由80克双胶纸改为80克UPM雅光纸,采用了图文混排方式。

  《法医学杂志》的办刊宗旨为:提供法医学及其相关学科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等信息,为维护司法公正、贯彻依法治国的方略服务,促进国内外同行的学术交流和本学科的发展。

  《法医学杂志》刊登的主要内容包括:法医病理学、法医临床学、法医物证学、司法精神病学、法医毒理学、法医昆虫学和毒(药)物分析、医疗纠纷、医疗事故的法医学鉴定以及交通事故鉴定等现代司法鉴定科学方面的最新成果和动态。既刊登大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大型项目资助的创新性科研成果,也刊登许多对实际鉴定工作大有帮助的实用性技术和经验交流类文章,全面地为法医工作者提供科研、教学、检案等方面的新动向、新进展、新技术、新经验。

  开设的栏目有:研究论著、技术与应用、案例分析、经验交流、医疗纠纷、疑难案例报道、综述、专题讲座和教育培训等。

  主要作者和读者群为:公安、检察、法院、司法行政系统等部门的法医工作者,各类司法鉴定机构中的法医学鉴定人,高校法医院系、法律系的师生,卫生医疗单位的医务人员和法律工作者。

  本刊编辑部多年来奉行高水平、高质量、高品位的办刊方针,在办刊中严格执行有关国家标准和规范以及审校制度,编辑人员对稿件的处理精益求精。录用文章学术水平高,实用性强,栏目内容丰富,版面设计合理,图表制作精确,印刷装帧精良,深受法医学界专业人员、高校师生及司法鉴定领域中相关人员的欢迎和认可。为促进法医学学科发展、提高本学科的科研和检案水平以及法医学人才培养作出了重要贡献。

  本刊自1997年被美国生物医学文献资料数据库MEDLINE收录,是中国第一也是目前唯一一本进入该数据库的法医学类期刊。自1999年起陆续被《万方数据》、《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等全文收录;被全国医学综合性检索工具《中文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列为核心期刊收录;获首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奖。2008年起本刊被确定为荷兰医学文摘(EMBASE)数据库收录期刊和中国《全国报刊索引》核心期刊。2009年被“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收录。2011年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收录。2012年被Elsevier公司二次文献数据库(Scopus)收录。2013年 超星数字期刊。2015年 第四届《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报告(武大版)(2015-2016)》中,被评为“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2016年4月《法医学杂志》被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评价中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评价报告(AMI)》的引文数据库收录为来源刊;10月,获准加入WHO西太平洋区医学索引(The Western Pacific Region Index Medicus, WPRIM)。

  根据期刊引证报告最新统计,《法医学杂志》影响因子逐年上升,目前在法医学类期刊中,其影响因子名列榜首。

               

浅谈婴幼儿的饮食护理

时间:2023-04-12 15:22:00

婴幼儿的健康成长离不开营养,它是孩子学龄期体格发育的基础,还可以直接影响智力发育,因此,供给适合于小儿生理特点的营养是促进小儿健康成长的重要环节。为有利于婴幼儿的成长,避免发生营养缺乏性疾病,我们作为专业的护理人员,应充分做好宣教,文章将从几个方面浅谈婴幼儿的饮食护理。
  关键词:婴幼儿;营养

  胎儿出生28天后即进入婴儿期,1周岁~3周岁称为幼儿期,这期间往往是小儿成长发育的关键基础时期,如果营养不良会造成很多疾病。所以合理的营养对于婴幼儿至关重要。 1 婴幼儿营养素的需要
  
  1.1 蛋白质
  蛋白质是构成人体一切细胞组织结构的重要成分,是生命的物质基础。小儿对于蛋白质的需要量相对较多,人乳喂养的宝宝每日需2g/kg,牛乳喂养者需3.5g/kg。1岁以后供给量减少,至青春期又增加。为使体内的氨基酸具有合适的比例,可混合食用几种食物,使必需氨基酸在种类和数量上互相补充,以发挥蛋白质互补作用,提高食物的生物价值,满足小儿的生长发育的需要。
  
  1.2 脂肪
  脂肪是构成机体组织细胞的重要成分,又是供给热能的主要来源。它还供给必需脂肪酸,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利用。如果婴幼儿每天吃的脂肪不够,日久会造成体内脂溶性维生素缺乏而导致各种症状,吃的多也会引起消化不良。
  
  1.3 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是食物的重要成分之一,在构成细胞和组织中不可缺少,是供给人体能量的主要产能物质。1岁以内婴儿对它的需要量较多。每天约需12g/kg,当其供给过多,产能占总能量的80%以上时,可转变成脂肪储存在体内,开始小儿体重增长很快,继之面色苍白,下肢浮肿;反之,低于40%时,机体将动员脂肪保证能量的供应,小儿将发生营养不良、水肿、酸中毒。
  
  1.4 矿物质
  人体所需矿物质种类很多,婴幼儿营养方面最重要的矿物质有钙、磷、碘、锌等。其中钙:3岁以内小儿常容易发生佝偻病和营养不良性贫血,故必须注意补充。钙较多存在于虾皮、海带、紫菜、绿叶蔬菜,乳类、黄豆及其制品、粗面、粗米等。磷:磷存在于乳类、肉类、鱼类、豆类、谷类等大量食物中,一般不致缺乏。铁:缺铁时会发生缺铁性贫血,严重者在活动后或大哭时,会出现呼吸困难、心过速等症状。食物中的肝类、瘦肉、蛋黄、绿叶蔬菜和某些水果中含铁均很丰富。碘:缺碘幼儿会甲状腺素不足。婴幼儿每日需碘35mg~50mg。海带、紫菜内含碘较多。锌:食物中肉、肝、蛋和海产品含锌较多,其次为乳类、豆类及蔬菜等。婴儿每日需锌量为3mg~5mg,幼儿为10mg。
  
  1.5 维生素
  维生素是维持生命,保证健康,促进生长,增强身体抵抗力,调节生理机能等所不可缺少的营养素。其中维生素A:对于婴幼儿期尤为显著。维生素A的最丰富来源为动物肝脏,其次为蛋黄、奶油、奶等。维生素D:主要调节体内钙、磷,促进钙、磷的吸收和利用。以构成健全的骨骼和牙齿。缺乏时,导致佝偻病。小儿所需维生索D的主要来源,一是鱼肝油,二是靠阳光紫外线照射。硫胺素(维生素B 1 ):促进糖类的代谢,保护神经系统,增强消化功能和促进生长发育。婴幼儿如缺乏硫胺素,容易引起食欲不振、消化不良、体重减轻、生长迟缓等病症。含硫胺素较丰富的食物有粗粮、粗米、豆类、酵母和硬果类。核黄素(维生素B 2 ):核黄素具有维持神经、视觉和消化器官健康以及促进小儿生长发育的功用。若体内核黄素不足,则物质代谢紊乱,会出现口角炎、舌炎、眼角炎、脂溢性皮炎和阴囊皮炎等。含核黄素丰富的食物有肝类、蛋黄、瘦肉、黄豆及黄豆制品,绿叶蔬菜含量也比较多。抗坏血酸(维生素c):抗坏血酸的主要功能是促进细胞间胶元蛋白的生物合成。缺乏时,容易造成幼儿牙龈肿胀充血、皮下出血、骨钙化不正常、对疾病抵抗力弱等坏血病症状,严重时会引起坏血病。主要来源是蔬菜和水果,绿叶菜中含抗坏血酸多于其他蔬菜,水果中以枣子、柑桔、山楂最丰富。1.6 水
  水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的重要营养物质,是人体对各种物质的吸收、运输及排泄的工具。水还能调节体温及起润滑作用,婴幼儿须每日定时饮水喝汤,以便从饮料中摄取大量的水分。此外,从水果中也能获得水分。婴幼儿如果缺水会造成便秘尿少,严重脱水时会造成体内代谢紊乱,水盐代谢失去平衡。假若失水量超过体重的20%以上,就会引起死亡。
  
  2 婴幼儿的膳食原则2.1 母乳喂养
  母乳是最佳的食物和天然保健食品,含有各种营养物质,还有利于提高婴儿的免疫力。故小儿提倡母乳喂养。
  
  2.2 牛奶
  不能母乳喂养的宝宝要牛奶代替,但要注意,不是越浓越好,这样可能造成消化器官的伤害,所以要 参考 奶粉质量、成分、年龄等决定。不宜饮用酸奶,酸奶可以引起呕吐和坏疽性肠炎。
  
  2.3 添加食物
  首先注意添加的方式,要根据小儿营养需要以及消化能力逐渐增加,当小儿适应一种食品后再添加一种,辅食的添加要遵循从少到多,从稀到稠,从细到粗的原则,逐渐过渡到固定食物;其次注意添加的时机,要在小儿身体健康时进行,添加的食品应单独制作;最后每次添加时都要密切观察小儿的身体情况。
  
   2.4 蔬菜水果类补充
  其中尤其橙绿色蔬菜包括胡萝卜、菠菜等,是vA的主要来源。水果里枣类、山楂、柑橘含Vc极为丰富,婴幼儿膳食中应尽量合理的多安排水果和蔬菜。
  
  2.5 应注意粗细粮搭配
  以提高营养价值,创造良好的仅是环境,鼓励小儿自我进食的欲望,培养良好的进餐习惯。
  
  3 婴幼儿饮食禁忌
  
  不宜饮茶,不宜吃过量的蛋类,不宜吃嚼过的食物,食物不宜过咸。不宜吃彩色食品,不宜常吃果冻,不宜随便食用保健品。忌含食物睡觉,避免暴食,不要过多食荔枝,不宜饮用成人饮料。不宜多食蜂蜜,饮食切忌硬、粗、生。人口资料社负责人比尔·巴茨认为,由于“不像肺炎或痢疾那样直接导致幼儿死亡”,因而营养不良死亡的儿童人数常常未能引起公众重视。现在随着 经济 的不断进步,人们在给孩子吃好的同时一定要注意如何做到合理的营养搭配,我们一定要重视饮食带给婴幼儿的重要性,作为护理人员要做好健康宣教,让每一个宝宝都能拥有健康的饮食,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