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医学杂志

期刊简介

  《法医学杂志》(CN 31-1472/R,ISSN 1004-5619)创刊于1985年7月,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主管、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主办,是我国第一本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法医学专业学术刊物。本刊创刊时为每期48页季刊,1996年改为每期64页,2005年改为每期80页,2006年变更为每期80页双月刊。2009年起正文纸张由80克双胶纸改为80克UPM雅光纸,采用了图文混排方式。

  《法医学杂志》的办刊宗旨为:提供法医学及其相关学科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等信息,为维护司法公正、贯彻依法治国的方略服务,促进国内外同行的学术交流和本学科的发展。

  《法医学杂志》刊登的主要内容包括:法医病理学、法医临床学、法医物证学、司法精神病学、法医毒理学、法医昆虫学和毒(药)物分析、医疗纠纷、医疗事故的法医学鉴定以及交通事故鉴定等现代司法鉴定科学方面的最新成果和动态。既刊登大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大型项目资助的创新性科研成果,也刊登许多对实际鉴定工作大有帮助的实用性技术和经验交流类文章,全面地为法医工作者提供科研、教学、检案等方面的新动向、新进展、新技术、新经验。

  开设的栏目有:研究论著、技术与应用、案例分析、经验交流、医疗纠纷、疑难案例报道、综述、专题讲座和教育培训等。

  主要作者和读者群为:公安、检察、法院、司法行政系统等部门的法医工作者,各类司法鉴定机构中的法医学鉴定人,高校法医院系、法律系的师生,卫生医疗单位的医务人员和法律工作者。

  本刊编辑部多年来奉行高水平、高质量、高品位的办刊方针,在办刊中严格执行有关国家标准和规范以及审校制度,编辑人员对稿件的处理精益求精。录用文章学术水平高,实用性强,栏目内容丰富,版面设计合理,图表制作精确,印刷装帧精良,深受法医学界专业人员、高校师生及司法鉴定领域中相关人员的欢迎和认可。为促进法医学学科发展、提高本学科的科研和检案水平以及法医学人才培养作出了重要贡献。

  本刊自1997年被美国生物医学文献资料数据库MEDLINE收录,是中国第一也是目前唯一一本进入该数据库的法医学类期刊。自1999年起陆续被《万方数据》、《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等全文收录;被全国医学综合性检索工具《中文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列为核心期刊收录;获首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奖。2008年起本刊被确定为荷兰医学文摘(EMBASE)数据库收录期刊和中国《全国报刊索引》核心期刊。2009年被“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收录。2011年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收录。2012年被Elsevier公司二次文献数据库(Scopus)收录。2013年 超星数字期刊。2015年 第四届《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报告(武大版)(2015-2016)》中,被评为“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2016年4月《法医学杂志》被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评价中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评价报告(AMI)》的引文数据库收录为来源刊;10月,获准加入WHO西太平洋区医学索引(The Western Pacific Region Index Medicus, WPRIM)。

  根据期刊引证报告最新统计,《法医学杂志》影响因子逐年上升,目前在法医学类期刊中,其影响因子名列榜首。

               

生殖医学杂志研究征稿启事征稿启事

时间:2023-08-18 11:21:31


123.jpg


本刊为生殖医学及计划生育科学技术的综合性学术刊物,国内、外发行。读者对象主要是从事生殖医学临床、计划生育科研、避孕药具研制、

遗传优生及生殖生物学方面的科技人员、医务人员及广大计划生育工作者。


 一、本刊欢迎下列稿件


  1.生殖医学领域的基础及应用研究的科学论著、临床经验、临床病理(病例)讨论、专题讲座、避孕药具的研制、病例报告以及基层生殖健康等。


  2.国内外生殖医学领域新进展、新理论的综述,以及新技术和新方法的介绍,会议(座谈)纪要等。


  3.生殖医学领域研究的流行病调查,遗传优生等方面的理论与实验研究。


  4.国际学术交流、专家论坛、人物述林等。


  5.读者、作者、编者意见、学术观点商榷,学术动态及会务消息等。


二、来稿注意事项与要求


  1.文稿基本要求应具科学性、逻辑性,并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2.来稿文字要求精练、通顺、精确,重点突出,论著、实验研究及综述字数在5000字左右(包括图、表及参考文献),

  短篇论著一般以1500~2000字为宜。


  3.文题应简明扼要,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必要时可加副标题。中英文题必须一致。文题中应避免使用非公知公用的缩略语、字符、

  代号以及结构式和公式。


  4.作者姓名在文题下按序排列,排序应在投稿时确定,在编排中不应再作更动。中国作者姓名的汉语拼音采用姓前名后,中间为空格。

  英语姓氏的全部字母均大写,复姓应连写;名字的首字母大写,双名中间加连字符,姓氏与名均不缩写。

  例如ZHANG Ying(张颖),WANG Xin-lian(王新联),ZHUGE Hua(诸葛华)。作者应是该研究工作的主要设计者和主要参与者,

  对文章作出贡献的其余人员列入文后致谢。凡列入文章作者的必须有本人签字,投稿时请附签名单。外籍作者的姓名写法遵从国际惯例,

  并应征得本人同意及附证明信。


  5.作者单位包括单位全称,所在省市名及邮政编码注于作者下方。单位名称与省市之间以逗号“,”分隔。

  例如: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北京100005。陕西西安医科大学,西安710061。

  英文论文和英文摘要中的作者单位还应在省市名及邮编之后加列国名,其间以逗号“,”分隔。

  例如:International Planned Parenthood Federation Regent’s College, Inner Circle Regent’s Park, London NW14NS,

  United Kingdom。


  6.多位作者署名之间应用逗号“,”隔开,以便于计算机自动切分,不同工作单位的作者应在姓名右上角加注不同阿拉伯数字序号,

  并在其单位名称之前加与作者姓名序号相同的数字,以便于建立作者与工作单位之间的关系,各工作单位之间以分号“;”分开。

  例如:朱建军1,施文良2,朱蓬第2,王介东2(1.淮南矿业学院医学分院,安徽淮南232001; 2.国家人口计生委科学技术研北京100081)。


  7.首页下注分三行分别填写(1)收稿日期,修回日期(请留空格,发稿时由编辑部填写);(2)基金项目资助(基金编号);

  (3)第一作者简介[姓名,性别,民族(汉族可不填写),籍贯,学位,职称,专业]。


例:【收稿日期】2001-02-28; 【修回日期】2001-03-20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部重点973项目(J2000571008)


    【作者简介】张晓春,女(壮族),广西长武人,硕士,生殖免疫专业.


  8.摘要论著、实验研究及技术与方法须附200~300字左右的结构式中、英文摘要,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应给主要数据)、

  结论四部分,各部分冠以相应的标题。短篇论著附200字左右的结构式或指示性中文摘要。综述附200字左右中英文指示性摘要,

  并加英文文题。


  9.关键词论著、实验研究、技术与方法、短篇论著、综述等科技类文章需标引3~5个关键词,

  应尽量使用最新版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编辑《Index Medicus》中的医学主题词表(MeSH)所列的词。


  10.DOI号为该篇文章在世界范围的数字对象惟一标识(由编辑处理)。例如:DOI:10.3969/j.issn.1004-3845.2017.01.002。


  11.医学名词以1989年及其后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医学名词》为准,

  尚未审定公布者暂按人民卫生出版社编写的《英汉医学词汇》。

  药物名词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最新版本(法定药物)或卫生部药典委员会编辑的《药名词汇》(非法定药物)的名称,

  英文药物名称则采用国际非专利药名,不用商品名。


  12.图、表力求少而精,表设计应正确、合理、易懂,数据要经统计学处理,确切无误。表格采用三线式(顶线、表头线、底线)两端开口,

  不用纵线。照片图请注意清晰整齐,照片应清晰,对比度好。注字用小5号字,病理照片要求注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数。

  线条图请用计算机制图,除去外框及背景。图、表中如有引自他刊者,应注明出处。凡能用文字说明者,尽量不用表和图,

  若已用表和图则文中不再重复其内容。


  13.计量单位实行国务院1984年2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并以单位符号表示,

  具体使用可参照2001年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编辑的《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应用》(第3版)一书。注意单位名称与单位符号不可混合使用,

  如ng·kg-1·天-1,应改为ng·kg-1·d-1;组合单位符号中表示相除的斜线多于1条时,应采用负数幂的形式表示,

  如ng/kg/min 应采用ng·kg-1·min-1的形式;组合单位中斜线和负数幂也不可混用。在叙述中,应先列出法定计量单位数值,

  括号内写旧制单位数值。但如同一计量单位反复出现,可在首次出现时注出法定计量单位与旧制单位的换算系数,

  之后只列出法定计量单位数值。量的符号一律用斜体字,如吸光度(光密度)的符号为A,“A”为斜体字。


  14.数字执行国家标准GB/T15835-1995《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和计数、

  计量均用阿拉伯数字。小数点前或后如超过4位数字时,每3位数字为一节,如1 329.476 5,节间采用1/4空格。

  但序数词和年份、页数、部队番号、仪表型号、标准号不分节。百分数的范围和偏差,前1个数字的百分符号不能省略,

  如:5%~95%不要写成5~95%,(50.2±0.6) cm不要写成50.2±0.6 cm。附有长度单位的数值相乘时,

  按下列方式书写成:4 cm×3 cm×5 cm,而不写成4×3×5 cm3。


  15.统计学符号按国家标准CB 3358-82《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有关规定书写,常用如下:(1)样本的算术平均数用英文小写(中位数仍用M);

  (2)标准差用英文小写s;(3)标准误用英文小写s;(4)t检验英文小写t;(5)F检验用英文大写F;(6)卡方检验用希文小写χ2;

  (7)相关系数用英文小写r;(8)自由度用希文小写υ;(9)概率用英文大写P(P值前应给出具体检验值,如t值、χ2值、q值等)。以上符号均用斜体。


  16.参考文献应为最新文献,不宜超过5年,内部资料及尚未发表者请勿列入。参考文献的编号按照正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连续排列,

  一律用阿拉伯数字(外加方括号)表示。参考文献书写格式:


  期刊:作者(参考文献中的作者1~3名全部列出,多于3名时只列前3名,然后加“等”字,姓名间用逗号隔开)。文题[J],

  刊名[中文期刊用全名,西文刊按《医学文献索引》(Index Medicus)格式缩写],年份,卷号(无卷号者只写期号,外加圆括号):起页-止页。


例:[1]来可如,陈湫波.金塑混合环等三种宫内节育器比较性研究[J].生殖与避孕,1991,11:46-54.


[2]Wetzeis A,Baotiaans BA, Goverde HJM, et al. Vero cells stimulate lumen sperm motaliy in vitro[J]. Fertil Steril,1991,

  56:535-539.


书籍:主编者.(或作者.文题[A].见:主编者)书名[M].版次.卷次.出版地:出版者,年份:起页-止页.


例:[1]王淑贞 主编.妇产科理论与实践[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68-79.


[2]Samsioe GN, Mattsson LA. Regimens for today and the future[A]. In:Rogerio AL(ed). Treatment of the postmenopausal 

   woman[M]. New York:Raven Press,1994:373-383.


  参考文献类型标识:参照国家标准规定,在文题后标识文献类型。专著[M],论文集[C],报纸文章[N],期刊文章[J],

  网络期刊文章[J/OL],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对于专著、论文集中析出文献,采用字母[A];

  其他未说明的文献采用[Z]。


  17.获基金及获奖文稿 文稿所涉及的课题如获得国家或部、省级以上基金或属攻关项目,应脚注于文题页下方,

  如“【基金项目】××基金资助(基金编号)”,并附基金证书复印件。凡属国家科学基金项目或省、部级以上攻关课题及获科技成果奖、

  发明奖的论文,请予证明,并请附有关审批机构或部门审批证明(复印件)。论文刊登后获奖者,请及时通知编辑部,并附获奖证书(复印件)。



强烈建议投稿作者根据拟投栏目的我刊文章格式对投稿文章进行格式规范,图表随文排列,并有1.5倍行距排版。


三、稿件刊登后,酌致稿酬,并赠本刊2册。作者如需单印本,请与编辑部联。


四、文责由作者自负,本刊可以对来稿做文字修改、删节,凡涉及原意的修改,则提请作者考虑。


五、来稿决定采用后,即通知作者付发表费。特约稿、学术动态、读者来信及会务消息等不收发表费。要求刊印彩图者需另付彩图印制工本费。


六、本刊录用的稿件,均以纸载文体和国内数据库(光盘版)系列中同时出版。


七、为适应我国信息化建设需要,扩大作者学术交流渠道,本刊已加入《万方数据库—数字化期刊群》、中国知网数据库、

维普数据库及被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所以,凡向本刊投稿并录用的稿件文章,将一律由编辑部统一纳入上述数据库,

进入因特网提供信息服务。凡有不同意者请另投他刊。本刊所付稿酬包含刊物内容上网服务报酬,不再另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