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简介
《法医学杂志》(CN 31-1472/R,ISSN 1004-5619)创刊于1985年7月,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主管、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主办,是我国第一本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法医学专业学术刊物。本刊创刊时为每期48页季刊,1996年改为每期64页,2005年改为每期80页,2006年变更为每期80页双月刊。2009年起正文纸张由80克双胶纸改为80克UPM雅光纸,采用了图文混排方式。
《法医学杂志》的办刊宗旨为:提供法医学及其相关学科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等信息,为维护司法公正、贯彻依法治国的方略服务,促进国内外同行的学术交流和本学科的发展。
《法医学杂志》刊登的主要内容包括:法医病理学、法医临床学、法医物证学、司法精神病学、法医毒理学、法医昆虫学和毒(药)物分析、医疗纠纷、医疗事故的法医学鉴定以及交通事故鉴定等现代司法鉴定科学方面的最新成果和动态。既刊登大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大型项目资助的创新性科研成果,也刊登许多对实际鉴定工作大有帮助的实用性技术和经验交流类文章,全面地为法医工作者提供科研、教学、检案等方面的新动向、新进展、新技术、新经验。
开设的栏目有:研究论著、技术与应用、案例分析、经验交流、医疗纠纷、疑难案例报道、综述、专题讲座和教育培训等。
主要作者和读者群为:公安、检察、法院、司法行政系统等部门的法医工作者,各类司法鉴定机构中的法医学鉴定人,高校法医院系、法律系的师生,卫生医疗单位的医务人员和法律工作者。
本刊编辑部多年来奉行高水平、高质量、高品位的办刊方针,在办刊中严格执行有关国家标准和规范以及审校制度,编辑人员对稿件的处理精益求精。录用文章学术水平高,实用性强,栏目内容丰富,版面设计合理,图表制作精确,印刷装帧精良,深受法医学界专业人员、高校师生及司法鉴定领域中相关人员的欢迎和认可。为促进法医学学科发展、提高本学科的科研和检案水平以及法医学人才培养作出了重要贡献。
本刊自1997年被美国生物医学文献资料数据库MEDLINE收录,是中国第一也是目前唯一一本进入该数据库的法医学类期刊。自1999年起陆续被《万方数据》、《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等全文收录;被全国医学综合性检索工具《中文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列为核心期刊收录;获首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奖。2008年起本刊被确定为荷兰医学文摘(EMBASE)数据库收录期刊和中国《全国报刊索引》核心期刊。2009年被“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收录。2011年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收录。2012年被Elsevier公司二次文献数据库(Scopus)收录。2013年 超星数字期刊。2015年 第四届《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报告(武大版)(2015-2016)》中,被评为“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2016年4月《法医学杂志》被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评价中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评价报告(AMI)》的引文数据库收录为来源刊;10月,获准加入WHO西太平洋区医学索引(The Western Pacific Region Index Medicus, WPRIM)。
根据期刊引证报告最新统计,《法医学杂志》影响因子逐年上升,目前在法医学类期刊中,其影响因子名列榜首。
临床必备| 61%的肺癌患者入院时已存在营养不良风险,能在家自测吗?该如何改善?
时间:2023-12-27 10:21:49
前言 肺癌患者普遍存在营养不良,研究显示40.0%的患者入院时已确定有营养不良,61.11% 的患者在入院时存在营养不良风险。一旦出现营养不良会带来诸多危害,所以今天就来看看患者如何在家自测,以及我们该如何改善。
一、如何在家自测
《肺癌患者的营养治疗专家共识》推荐肺癌患者营养风险筛查采用NRS 2002量表,营养评估采用患者主观整体评估(PG-SGA)量表。营养风险筛查应由受过培训的医护人员完成,营养评估应主要由营养科医师、营养师完成。
营养不良的诊断方法有很多,患者可通过以下几个简单的营养评估方法,在家自测营养状况。
1. 判断体重丢失情况
体重丢失是指一段时间内发生的非自愿的体重下降。体重丢失是营养不良、恶液质的一个重要象征和组成部分。计算方法:
体重丢失率 =(原来体重-现在体重)÷原来体重×100%
如果3个月体重丢失率>5%,或6个月体重丢失>10%,可能存在营养不良。
2. 计算BMI值
身体质量指数(BMI)是评估身体消瘦,正常还是肥胖的标准之一。计算公式:
BMI=体重÷身高² (体重单位:千克;身高单位:米 )
对于70岁以下BMI<18.5kg /m2,或70岁以上BMI<20kg /m2的患者,要警惕是否出现营养不良。
3. 测小腿围
测小腿围是为了判断是否存在肌肉减少的情况,营养不良可能导致患者出现肌肉减少,当肌肉减少到一定程度会导致肌肉减少症,危害患者健康。
可以用测量工具测小腿最粗处的周经,如果男性小腿围<34 cm,女性小腿围<33 cm,要警惕肌肉减少症的发生。
4. 膳食摄入情况
建议患者记录日常膳食摄入量,当摄入量≤50% 的能量需求超过 1 周,或任何摄入量减少超过 2 周,或存在任何影响消化吸收的慢性胃肠状况时,要警惕营养不良的出现。
二、如何改善
1. 合理膳食
患者日常应该尽量保证食物种类多样化,建议每日食物种类应超过12种,每周超过25种。每日膳食应该包括谷薯类、蔬果类、动物性食物、奶及奶制品、豆类及豆制品、坚果等。可适当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多吃蔬菜和水果,多吃富含矿物质和维生素的食物,限制精制糖的摄入。
日常饮食要摄入充足的能量和蛋白质,推荐肺癌患者能量摄入量为25-30 kcal/kg·d,蛋白质摄入量为1.2-2.0 g/kg·d。
2. 营养治疗
不推荐放化疗患者常规给予营养治疗,但对于存在营养不良或营养风险的患者可进行营养治疗。口服营养补充(ONS)是肺癌患者首选的营养治疗方式,适用于能够吞咽、胃肠功能正常的患者。
如果肠内营养可达到患者正常营养需求量,不推荐常规进行肠外营养治疗。但如果患者无法通过肠内营养获得足够营养需要,可选择补充性肠外营养或全肠外营养。
3. 适当补充免疫营养素
研究显示口服谷氨酰胺可降低肺癌患者放射性食管黏膜炎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患者适当补充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可减少体重丢失,改善生活质量。在放化疗期间可给予正常剂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如果没有存在明确缺乏,不要高剂量补充。
三、肺癌患者营养不良危害大
肺癌患者受肿瘤本身和化疗、放疗、靶向治疗、肿瘤免疫治疗等治疗因素的影响,很容易出现营养不良。一旦出现营养不良会带来诸多危害:
1. 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2. 增加放化疗副作用的发生率;
3. 增加患者抑郁的发生率;
4. 降低生活质量;
5. 降低免疫力,增加感染率;
6. 降低对肿瘤治疗的耐受性,延长住院时间。
肺癌患者出现营养不良的风险高且危害大,建议患者每周测一次体重(计算体重丢失率和BMI)和小腿围,分析日常膳食摄入量是否充足,如果存在营养不良风险或营养不良,建议及时咨询医师和营养师。
参考文献:
[1] 潘玲,毛德强,NRS-2002 评估 473 例首诊恶性肿患者营养状况[J],重庆医学,2013,42(10):1117-1118.
[2] 杨红美,沈玉.老年肺癌患者围化疗期营养评估及护理干预[J]齐鲁护理杂志2016,22(16): 40-41.
[3]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营养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肺癌患者的营养治疗专家共识[J].肿瘤代谢与营养电子杂志,2023,10(03):
[4] 于恺英,刘俐惠,石汉平.肿瘤营养相关状况诊断标准[J].肿瘤代谢与营养电子杂志,2020,7(01):
[5] CHEN L K.WOO J. ASSANTACHAI Pet al. Asian WorkingGroup for Sarcopenia: 2019 consensus update on sarcopenia di-agnosis and treatmentJ]. ] Am Med Dir Assoc, 2020, 21(3):300-307
[6] 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