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简介
《法医学杂志》(CN 31-1472/R,ISSN 1004-5619)创刊于1985年7月,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主管、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主办,是我国第一本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法医学专业学术刊物。本刊创刊时为每期48页季刊,1996年改为每期64页,2005年改为每期80页,2006年变更为每期80页双月刊。2009年起正文纸张由80克双胶纸改为80克UPM雅光纸,采用了图文混排方式。
《法医学杂志》的办刊宗旨为:提供法医学及其相关学科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等信息,为维护司法公正、贯彻依法治国的方略服务,促进国内外同行的学术交流和本学科的发展。
《法医学杂志》刊登的主要内容包括:法医病理学、法医临床学、法医物证学、司法精神病学、法医毒理学、法医昆虫学和毒(药)物分析、医疗纠纷、医疗事故的法医学鉴定以及交通事故鉴定等现代司法鉴定科学方面的最新成果和动态。既刊登大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大型项目资助的创新性科研成果,也刊登许多对实际鉴定工作大有帮助的实用性技术和经验交流类文章,全面地为法医工作者提供科研、教学、检案等方面的新动向、新进展、新技术、新经验。
开设的栏目有:研究论著、技术与应用、案例分析、经验交流、医疗纠纷、疑难案例报道、综述、专题讲座和教育培训等。
主要作者和读者群为:公安、检察、法院、司法行政系统等部门的法医工作者,各类司法鉴定机构中的法医学鉴定人,高校法医院系、法律系的师生,卫生医疗单位的医务人员和法律工作者。
本刊编辑部多年来奉行高水平、高质量、高品位的办刊方针,在办刊中严格执行有关国家标准和规范以及审校制度,编辑人员对稿件的处理精益求精。录用文章学术水平高,实用性强,栏目内容丰富,版面设计合理,图表制作精确,印刷装帧精良,深受法医学界专业人员、高校师生及司法鉴定领域中相关人员的欢迎和认可。为促进法医学学科发展、提高本学科的科研和检案水平以及法医学人才培养作出了重要贡献。
本刊自1997年被美国生物医学文献资料数据库MEDLINE收录,是中国第一也是目前唯一一本进入该数据库的法医学类期刊。自1999年起陆续被《万方数据》、《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等全文收录;被全国医学综合性检索工具《中文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列为核心期刊收录;获首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奖。2008年起本刊被确定为荷兰医学文摘(EMBASE)数据库收录期刊和中国《全国报刊索引》核心期刊。2009年被“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收录。2011年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收录。2012年被Elsevier公司二次文献数据库(Scopus)收录。2013年 超星数字期刊。2015年 第四届《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报告(武大版)(2015-2016)》中,被评为“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2016年4月《法医学杂志》被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评价中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评价报告(AMI)》的引文数据库收录为来源刊;10月,获准加入WHO西太平洋区医学索引(The Western Pacific Region Index Medicus, WPRIM)。
根据期刊引证报告最新统计,《法医学杂志》影响因子逐年上升,目前在法医学类期刊中,其影响因子名列榜首。
新药时代,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进展cHL患者的进展后总生存期为9.5年
时间:2023-12-29 10:44:33
要点
➤在新药时代,ASCT后进展的cHL患者的总生存期接近9.5年。
➤接受CPI作为ASCT后进展的第一治疗的患者死亡率低于未接受新药的患者。
研究背景
80%-90%的经典霍奇金淋巴瘤(cHL)可通过一线化学免疫疗法治愈,10%-20%的病例在5年时复发。挽救性治疗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SCT)是治疗复发/难治性(R/R)cHL的标准疗法,3年无治疗失败率为50%-60%。一线治疗难治性患者、一线化疗后1年内复发的患者、ASCT前PET阳性的患者以及需要多线挽救治疗的患者在ASCT后的疾病复发风险较高。在新药出现之前的时代,ASCT后复发的患者预后不良,中位生存期为2-3年。
新药,尤其是维布妥昔单抗(BV)和检查点抑制剂(CPI)在一线治疗和复发难治性疾病中显示出令人鼓舞的缓解和生存。对ASCT后复发cHL患者开展的小型回顾性研究显示,在CPI和BV时代,移植后生存率有所提高,但接受新药治疗的患者占少数。需要开展现代治疗时代的大型观察性队列研究,以评估ASCT后cHL进展患者的移植后生存率、预后因素以及新药排序的影响。美国和捷克共和国研究者报告了一项多机构观察队列中367例ASCT后cHL复发患者的结局。
研究方法
从2011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来自18家机构的多中心队列纳入接受全身挽救治疗并接受ASCT的R/R cHL成人患者。在该队列中,所有ASCT后疾病进展的患者均纳入本研究。主要目的是进展后总生存期(PPS),定义为从ASCT后进展至死亡或末次随访的时间。
研究结果
患者特征
1158例接受ASCT的R/R cHL患者中,367例ASCT后疾病进展。中位年龄为34岁,男性192例。ASCT后的中位疾病进展时间为6(范围,3-13)个月
PPS
中位随访时间为48.1(范围:0.07-140)个月。中位PPS为114.57(95% CI, 91-未达到)个月,即9.5年。10年PPS率为46.2%(95% CI, 35.3-60.3)
PPS的相关因素
在单变量分析中,高龄与较差的PPS相关。年龄<40岁患者的PPS显著高于40-60岁和>60岁患者。ASCT后6个月内发生TTP的患者生存期显著低于6个月后发生进展的患者。
ASCT前接受BV或CPI的患者(n=90)与ASCT后进展时接受BV或CPI作为第一治疗的患者的PPS没有差别(P=0.9)。
除了高龄(HR,1.03; 95% CI, 1.01-1.04; P<0.001)和TTP≤6个月(HR,1.5; 95% CI, 1.03-2.18; P<0.001),ASCT前的高危特征如PET阳性(HR, 1.7; 95% CI, 1.1-2.6; P=0.01)、需要>1线挽救治疗(HR,1.5; 95% CI, 1.07-2.3; P=0.02)和B症状(HR,1.5; 95% CI, 1.0-2.2; P=0.02)与较差PPS相关。ASCT前的结外疾病、原发性难治性疾病、早期复发和性别与PPS无关
在多变量分析中,高龄、TTP≤6个月和ASCT前PET阳性与PPS较低显著相关。
ASCT后进展的药物治疗
研究者评估了移植后进展的BV和CPI治疗顺序如何影响PPS。根据ASCT进展后接受的首次治疗将患者分为3组:CPI组(n=70)、BV组(n=157)和无CPI/BV组(n=117)。23例患者没有治疗的详细信息,因此被排除出这项分析。在接受CPI作为第一治疗的70例患者中,16例(23%)因复发疾病接受了进一步治疗。157例接受BV作为第一治疗的患者中,76例(48%)因复发接受了进一步治疗。在无CPI/BV组的117例患者中,77例(66%)接受了复发性疾病的进一步治疗。与BV组(OR, 3.3; 95% CI 1.3-6.8; P<0.001)或无CPI/BV组(OR, 5.1; 95% CI: 2.6-10.2; P <0.001)的患者相比,CPI组患者因复发性疾病接受进一步治疗的可能性显著较低。
ASCT后进展的放疗
39例患者在疾病进展时仅接受了放疗治疗,该人群的5年PPS率为63.3%。16例患者(41%)在不需要任何后续治疗的情况下仍存活,该人群的5年PPS率为82.9%
ASCT后进展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
对于ASCT后进展,在任何时间点接受Allo-HSCT的患者与未接受Allo-HSCT的患者的PPS均无差异
研究结论
在新药时代,ASCT后进展的cHL患者的生存期较长,优于既往报道。ASCT后进展患者接受CPI作为第一治疗的患者有更优的PPS,在该人群中,接受Allo-HSCT与PPS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