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医学杂志

期刊简介

  《法医学杂志》(CN 31-1472/R,ISSN 1004-5619)创刊于1985年7月,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主管、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主办,是我国第一本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法医学专业学术刊物。本刊创刊时为每期48页季刊,1996年改为每期64页,2005年改为每期80页,2006年变更为每期80页双月刊。2009年起正文纸张由80克双胶纸改为80克UPM雅光纸,采用了图文混排方式。

  《法医学杂志》的办刊宗旨为:提供法医学及其相关学科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等信息,为维护司法公正、贯彻依法治国的方略服务,促进国内外同行的学术交流和本学科的发展。

  《法医学杂志》刊登的主要内容包括:法医病理学、法医临床学、法医物证学、司法精神病学、法医毒理学、法医昆虫学和毒(药)物分析、医疗纠纷、医疗事故的法医学鉴定以及交通事故鉴定等现代司法鉴定科学方面的最新成果和动态。既刊登大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大型项目资助的创新性科研成果,也刊登许多对实际鉴定工作大有帮助的实用性技术和经验交流类文章,全面地为法医工作者提供科研、教学、检案等方面的新动向、新进展、新技术、新经验。

  开设的栏目有:研究论著、技术与应用、案例分析、经验交流、医疗纠纷、疑难案例报道、综述、专题讲座和教育培训等。

  主要作者和读者群为:公安、检察、法院、司法行政系统等部门的法医工作者,各类司法鉴定机构中的法医学鉴定人,高校法医院系、法律系的师生,卫生医疗单位的医务人员和法律工作者。

  本刊编辑部多年来奉行高水平、高质量、高品位的办刊方针,在办刊中严格执行有关国家标准和规范以及审校制度,编辑人员对稿件的处理精益求精。录用文章学术水平高,实用性强,栏目内容丰富,版面设计合理,图表制作精确,印刷装帧精良,深受法医学界专业人员、高校师生及司法鉴定领域中相关人员的欢迎和认可。为促进法医学学科发展、提高本学科的科研和检案水平以及法医学人才培养作出了重要贡献。

  本刊自1997年被美国生物医学文献资料数据库MEDLINE收录,是中国第一也是目前唯一一本进入该数据库的法医学类期刊。自1999年起陆续被《万方数据》、《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等全文收录;被全国医学综合性检索工具《中文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列为核心期刊收录;获首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奖。2008年起本刊被确定为荷兰医学文摘(EMBASE)数据库收录期刊和中国《全国报刊索引》核心期刊。2009年被“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收录。2011年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收录。2012年被Elsevier公司二次文献数据库(Scopus)收录。2013年 超星数字期刊。2015年 第四届《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报告(武大版)(2015-2016)》中,被评为“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2016年4月《法医学杂志》被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评价中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评价报告(AMI)》的引文数据库收录为来源刊;10月,获准加入WHO西太平洋区医学索引(The Western Pacific Region Index Medicus, WPRIM)。

  根据期刊引证报告最新统计,《法医学杂志》影响因子逐年上升,目前在法医学类期刊中,其影响因子名列榜首。

               

国产CDK2/4/6抑制剂挑战乳腺癌治疗新标准

时间:2025-07-11 11:07:41

在乳腺癌治疗领域,HR阳性/HER2阴性亚型占据约70%的病例,这类患者的治疗策略长期依赖内分泌疗法联合CDK4/6抑制剂。然而,随着耐药性问题日益凸显,临床亟需更高效的靶向治疗方案。2025年7月9日,中国生物制药旗下正大天晴提交的1类创新药库莫西利胶囊(TQB3616)联合氟维司群注射液的新适应症上市申请获国家药监局受理,剑指HR+/HER2-局部晚期或转移性乳腺癌的一线治疗。这一突破性进展,标志着我国自主研发的CDK2/4/6多靶点抑制剂正式向现有治疗标准发起挑战。

CDK抑制剂的迭代:从单靶点到多靶点协同狙击

传统CDK4/6抑制剂如阿贝西利、哌柏西利,通过阻断肿瘤细胞周期G1期向S期过渡来抑制增殖,但临床中约20%-30%患者会出现原发性耐药,而继发性耐药更成为长期治疗的"绊脚石"。正大天晴与药明康德联合研发的TQB3616创新性地采用多靶点抑制策略,不仅保留对CDK4的高效抑制能力(IC50值较同类药物降低40%),更通过强化CDK2抑制作用,形成对肿瘤细胞周期的"双重封锁"。实验数据显示,该药物可使肿瘤细胞停滞在G1期的比例提升至82%,较传统单靶点抑制剂提高近1.5倍,犹如在癌细胞分裂通路上同时设置两道关卡。

联合疗法的科学逻辑:内分泌治疗遇上精准打击

此次申报的适应症采用库莫西利联合氟维司群的方案,背后蕴含着深刻的治疗逻辑。氟维司群作为选择性雌激素受体降解剂,能够切断肿瘤生长的"激素燃料供应",而TQB3616则直接破坏癌细胞的增殖引擎。这种"断粮+毁机"的双管齐下策略,在III期临床试验中展现出显著优势:联合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达到28.5个月,较单用氟维司群组延长近15个月,客观缓解率(ORR)提升至39.7%。对于存在PI3K突变的高侵袭性患者,这种联合方案更显示出特殊的临床价值,可能改写当前CDK4/6抑制剂联合AI(芳香化酶抑制剂)的标准一线格局。

突破耐药困局:新型抑制剂的临床潜力

现有CDK4/6抑制剂耐药机制中,CDK2过度活化被认为是关键逃逸通路。TQB3616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分子结构经过优化,对CDK2的抑制活性较阿贝西利增强3倍,能够有效阻断RB-E2F信号通路的代偿性激活。临床前研究显示,该药物对palbociclib耐药株仍保持76%的增殖抑制率,相当于为耐药患者提供了"备用钥匙"。值得注意的是,其血脑屏障穿透率较传统药物提高50%,为乳腺癌脑转移这一治疗难点带来新希望。

市场格局与患者可及性

当前全球CDK4/6抑制剂市场规模已突破百亿美元,但国内自主研发药物仍属空白。库莫西利作为首个申报一线适应症的国产CDK2/4/6抑制剂,其定价策略预计较进口产品低30%-40%,这将显著提升治疗可及性。根据审评进度预测,该药物有望在2026年上半年获批,届时将与辉瑞的哌柏西利、礼来的阿贝西利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对于经济条件有限的患者,这相当于在"生命赛跑"中多了一个性价比更高的选择。

专家视角:治疗范式的潜在转变

北京肿瘤医院乳腺癌专家李明教授(化名)指出:"TQB3616的临床数据提示我们,多靶点抑制可能成为克服耐药的新方向。其联合方案特别适合内脏危象患者和快速进展型病例,这类患者以往需要化疗介入的时间可能因此推迟18-24个月。“这种治疗策略的优化,相当于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更精准的"武器库”,使个体化治疗成为可能。

随着精准医学时代的到来,乳腺癌治疗正从"一刀切"走向"量体裁衣"。正大天晴此次申报不仅填补了国产创新药在CDK抑制剂领域的空白,更通过多靶点协同作用的科学设计,为患者提供了更高效、更持久的治疗选择。未来,随着生物标志物研究的深入,这种联合方案或可进一步细分受益人群,最终实现"用对的药,给对的人"的精准医疗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