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简介
《法医学杂志》(CN 31-1472/R,ISSN 1004-5619)创刊于1985年7月,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主管、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主办,是我国第一本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法医学专业学术刊物。本刊创刊时为每期48页季刊,1996年改为每期64页,2005年改为每期80页,2006年变更为每期80页双月刊。2009年起正文纸张由80克双胶纸改为80克UPM雅光纸,采用了图文混排方式。
《法医学杂志》的办刊宗旨为:提供法医学及其相关学科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等信息,为维护司法公正、贯彻依法治国的方略服务,促进国内外同行的学术交流和本学科的发展。
《法医学杂志》刊登的主要内容包括:法医病理学、法医临床学、法医物证学、司法精神病学、法医毒理学、法医昆虫学和毒(药)物分析、医疗纠纷、医疗事故的法医学鉴定以及交通事故鉴定等现代司法鉴定科学方面的最新成果和动态。既刊登大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大型项目资助的创新性科研成果,也刊登许多对实际鉴定工作大有帮助的实用性技术和经验交流类文章,全面地为法医工作者提供科研、教学、检案等方面的新动向、新进展、新技术、新经验。
开设的栏目有:研究论著、技术与应用、案例分析、经验交流、医疗纠纷、疑难案例报道、综述、专题讲座和教育培训等。
主要作者和读者群为:公安、检察、法院、司法行政系统等部门的法医工作者,各类司法鉴定机构中的法医学鉴定人,高校法医院系、法律系的师生,卫生医疗单位的医务人员和法律工作者。
本刊编辑部多年来奉行高水平、高质量、高品位的办刊方针,在办刊中严格执行有关国家标准和规范以及审校制度,编辑人员对稿件的处理精益求精。录用文章学术水平高,实用性强,栏目内容丰富,版面设计合理,图表制作精确,印刷装帧精良,深受法医学界专业人员、高校师生及司法鉴定领域中相关人员的欢迎和认可。为促进法医学学科发展、提高本学科的科研和检案水平以及法医学人才培养作出了重要贡献。
本刊自1997年被美国生物医学文献资料数据库MEDLINE收录,是中国第一也是目前唯一一本进入该数据库的法医学类期刊。自1999年起陆续被《万方数据》、《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等全文收录;被全国医学综合性检索工具《中文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列为核心期刊收录;获首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奖。2008年起本刊被确定为荷兰医学文摘(EMBASE)数据库收录期刊和中国《全国报刊索引》核心期刊。2009年被“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收录。2011年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收录。2012年被Elsevier公司二次文献数据库(Scopus)收录。2013年 超星数字期刊。2015年 第四届《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报告(武大版)(2015-2016)》中,被评为“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2016年4月《法医学杂志》被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评价中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评价报告(AMI)》的引文数据库收录为来源刊;10月,获准加入WHO西太平洋区医学索引(The Western Pacific Region Index Medicus, WPRIM)。
根据期刊引证报告最新统计,《法医学杂志》影响因子逐年上升,目前在法医学类期刊中,其影响因子名列榜首。
藿香正气剂型全攻略:对症选药指南
时间:2025-08-11 17:13:33
藿香正气作为中医经典方剂,其不同剂型在临床应用上各有侧重。面对市面上琳琅满目的制剂,如何根据年龄、体质和症状快速选择?这份指南将结合剂型特性与适用场景,为您提供精准的用药参考。
一、口服液:快速起效的“急救兵”
口服液凭借液体剂型吸收快的特点,特别适合成人突发急性胃肠炎或暴饮暴食后的消化不良。其高生物利用度能在30分钟内缓解胃脘胀满、恶心呕吐等症状,如同消防员迅速扑灭胃肠道的“火情”。但需注意,酒精过敏者应避开含乙醇配方的品种,糖尿病患者可选择无糖型。
二、胶囊:儿童肠道的“温柔卫士”
胶囊外壳能掩盖药物苦味,且剂量精准,尤其适合儿童腹痛、腹泻等常见消化问题。胶囊在肠道溶解的特性,可避免药物对胃黏膜的刺激,如同为娇嫩的儿童肠胃穿上“防护服”。建议3岁以上儿童使用,吞咽困难者可打开胶囊将药粉混入温水中服用。
三、片剂:老年人的“缓释管家”
片剂通过缓慢释放药物成分,延长作用时间,更适合老年人因脾胃功能衰退导致的反复恶心、呕吐。其稳定的剂型设计如同24小时待命的管家,持续调节胃肠蠕动。但吞咽功能障碍者需慎用,必要时可碾碎后以温水送服。
四、颗粒剂:孕妇的“温和调理师”
颗粒剂溶解后形成温和药液,既能避免孕妇因孕激素引起的食欲不振,又减少了对胃肠道的负担。其添加的矫味剂使口感更易接受,如同为敏感期的孕妇定制“营养冲剂”。建议妊娠中期后使用,冲泡时水温不超过40℃以保留药效。
五、丸剂:体弱者的“长效充电宝”
丸剂通过蜂蜜或淀粉等赋形剂缓慢释放药效,特别适合脾胃虚弱的慢性病患者。一粒蜜丸相当于为体质虚弱者提供持续8-12小时的“能量补给”,逐步修复受损的脾胃功能。但急性发作期不宜单独使用,建议搭配其他剂型联合治疗。
六、外用制剂:皮肤敏感的“清凉特工”
藿香正气外用凝胶或酊剂,通过透皮吸收发挥局部止痒、消炎作用。其草本成分如薄荷脑能瞬间镇定蚊虫叮咬或湿热引起的皮肤瘙痒,如同为敏感肌敷上“隐形冰膜”。注意避开眼周及黏膜部位,连续使用不超过1周。
选择剂型时还需注意:同一症状在不同人群中的表现可能差异显著。例如儿童腹泻可能伴随高热,此时胶囊需配合退热药使用;老年人反复呕吐若伴随意识改变,则需立即就医而非依赖片剂。特殊人群如肝肾功能异常者,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调整剂型和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