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简介
《法医学杂志》(CN 31-1472/R,ISSN 1004-5619)创刊于1985年7月,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主管、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主办,是我国第一本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法医学专业学术刊物。本刊创刊时为每期48页季刊,1996年改为每期64页,2005年改为每期80页,2006年变更为每期80页双月刊。2009年起正文纸张由80克双胶纸改为80克UPM雅光纸,采用了图文混排方式。
《法医学杂志》的办刊宗旨为:提供法医学及其相关学科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等信息,为维护司法公正、贯彻依法治国的方略服务,促进国内外同行的学术交流和本学科的发展。
《法医学杂志》刊登的主要内容包括:法医病理学、法医临床学、法医物证学、司法精神病学、法医毒理学、法医昆虫学和毒(药)物分析、医疗纠纷、医疗事故的法医学鉴定以及交通事故鉴定等现代司法鉴定科学方面的最新成果和动态。既刊登大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大型项目资助的创新性科研成果,也刊登许多对实际鉴定工作大有帮助的实用性技术和经验交流类文章,全面地为法医工作者提供科研、教学、检案等方面的新动向、新进展、新技术、新经验。
开设的栏目有:研究论著、技术与应用、案例分析、经验交流、医疗纠纷、疑难案例报道、综述、专题讲座和教育培训等。
主要作者和读者群为:公安、检察、法院、司法行政系统等部门的法医工作者,各类司法鉴定机构中的法医学鉴定人,高校法医院系、法律系的师生,卫生医疗单位的医务人员和法律工作者。
本刊编辑部多年来奉行高水平、高质量、高品位的办刊方针,在办刊中严格执行有关国家标准和规范以及审校制度,编辑人员对稿件的处理精益求精。录用文章学术水平高,实用性强,栏目内容丰富,版面设计合理,图表制作精确,印刷装帧精良,深受法医学界专业人员、高校师生及司法鉴定领域中相关人员的欢迎和认可。为促进法医学学科发展、提高本学科的科研和检案水平以及法医学人才培养作出了重要贡献。
本刊自1997年被美国生物医学文献资料数据库MEDLINE收录,是中国第一也是目前唯一一本进入该数据库的法医学类期刊。自1999年起陆续被《万方数据》、《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等全文收录;被全国医学综合性检索工具《中文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列为核心期刊收录;获首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奖。2008年起本刊被确定为荷兰医学文摘(EMBASE)数据库收录期刊和中国《全国报刊索引》核心期刊。2009年被“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收录。2011年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收录。2012年被Elsevier公司二次文献数据库(Scopus)收录。2013年 超星数字期刊。2015年 第四届《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报告(武大版)(2015-2016)》中,被评为“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2016年4月《法医学杂志》被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评价中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评价报告(AMI)》的引文数据库收录为来源刊;10月,获准加入WHO西太平洋区医学索引(The Western Pacific Region Index Medicus, WPRIM)。
根据期刊引证报告最新统计,《法医学杂志》影响因子逐年上升,目前在法医学类期刊中,其影响因子名列榜首。
湿热天痛风警报!3招化解关节危机
时间:2025-08-21 17:33:41
湿热天气下,人体代谢容易失衡,尤其对痛风患者和高尿酸人群而言,关节疼痛、红肿甚至发热等症状更易被诱发。这种看似普通的关节不适,实则是尿酸结晶在关节处沉积引发的炎症反应,若不及时干预,可能演变为慢性损伤。以下从症状识别到综合管理,为高危人群提供系统化应对策略。
湿热为何成为痛风的催化剂?
高温高湿环境会加速人体水分流失,若未及时补充,尿液浓缩导致尿酸排泄减少。同时,汗液蒸发带走水分但无法排出尿酸,相当于把尿酸"浓缩"在血液中。就像被烈日晒得黏稠的糖浆,尿酸浓度越高,越容易析出针状结晶刺激关节。数据显示,夏季痛风发作率比冬季高30%,其中湿热天气占比超六成。
急性发作期的三重警报
当大脚趾、踝关节等部位出现突发性刀割样疼痛,伴有关节红肿发热,可能提示痛风急性发作。此时关节局部温度可比正常部位高2-3℃,触摸时有类似刚出炉面包的灼热感。部分患者还会出现38℃左右的低热,这是免疫系统清除尿酸结晶时产生的炎症反应,如同身体拉响的防空警报。需特别注意老年人可能合并心血管疾病,发热会加重心脏负担。
冷敷与药物的黄金组合
急性期应立刻采用"冰镇"策略:用毛巾包裹冰袋冷敷15分钟,间隔1小时重复,能使血管收缩,相当于给发烫的关节"物理降温"。疼痛剧烈时,医生可能开具双氯芬酸钠等非甾体抗炎药,这类药物如同消防员,既能扑灭炎症又缓解疼痛。但需警惕老年人用药需调整剂量,避免伤胃。
每日2000毫升的水量密码
饮水是稀释尿酸的天然方法,建议每天饮用至少8杯水(约2000ml),相当于4瓶标准矿泉水。可尝试"时间标记法":晨起空腹500ml,上午10点、下午3点各400ml,其余分散在餐间。若觉得白水乏味,可交替饮用淡柠檬水(柠檬酸能碱化尿液)或玉米须茶,但需避免含糖饮料——它们就像伪装的尿酸助推器。
餐桌上的嘌呤地雷图鉴
高嘌呤食物分为三类危险等级:
红色警戒:动物内脏(每100g含300mg以上嘌呤,相当于直接注射尿酸)、浓肉汤(长时间熬煮使嘌呤倍增,如同嘌呤浓缩液)
黄色预警:海鱼(沙丁鱼等中嘌呤含量约200mg/100g)、豆类(干黄豆嘌呤含量堪比小型"嘌呤仓库")
绿色安全:牛奶(含乳清蛋白促进尿酸排泄)、黄瓜(96%含水量可稀释尿酸)
阶梯式运动方案
发作期应保持关节制动,缓解期可进行"漂浮式运动"——水中行走利用浮力减少关节压力,相当于给关节装上缓冲气囊。稳定期推荐太极的云手动作,通过缓慢旋转促进关节滑液循环,动作幅度以不引发疼痛为度,如同给生锈的轴承滴润滑油。
湿热季节还需注意空调温度不宜过低,26℃左右最佳。突然受冷会使尿酸溶解度下降,就像冷水冲蜂蜜易产生结晶。建议随身携带薄外套,避免关节直接对着冷风吹。定期监测血尿酸水平,理想值应控制在360μmol/L以下,相当于在血液中维持足够的"尿酸溶解空间"。通过系统管理,即使湿热天气也能保持关节清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