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医学杂志

期刊简介

  《法医学杂志》(CN 31-1472/R,ISSN 1004-5619)创刊于1985年7月,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主管、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主办,是我国第一本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法医学专业学术刊物。本刊创刊时为每期48页季刊,1996年改为每期64页,2005年改为每期80页,2006年变更为每期80页双月刊。2009年起正文纸张由80克双胶纸改为80克UPM雅光纸,采用了图文混排方式。

  《法医学杂志》的办刊宗旨为:提供法医学及其相关学科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等信息,为维护司法公正、贯彻依法治国的方略服务,促进国内外同行的学术交流和本学科的发展。

  《法医学杂志》刊登的主要内容包括:法医病理学、法医临床学、法医物证学、司法精神病学、法医毒理学、法医昆虫学和毒(药)物分析、医疗纠纷、医疗事故的法医学鉴定以及交通事故鉴定等现代司法鉴定科学方面的最新成果和动态。既刊登大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大型项目资助的创新性科研成果,也刊登许多对实际鉴定工作大有帮助的实用性技术和经验交流类文章,全面地为法医工作者提供科研、教学、检案等方面的新动向、新进展、新技术、新经验。

  开设的栏目有:研究论著、技术与应用、案例分析、经验交流、医疗纠纷、疑难案例报道、综述、专题讲座和教育培训等。

  主要作者和读者群为:公安、检察、法院、司法行政系统等部门的法医工作者,各类司法鉴定机构中的法医学鉴定人,高校法医院系、法律系的师生,卫生医疗单位的医务人员和法律工作者。

  本刊编辑部多年来奉行高水平、高质量、高品位的办刊方针,在办刊中严格执行有关国家标准和规范以及审校制度,编辑人员对稿件的处理精益求精。录用文章学术水平高,实用性强,栏目内容丰富,版面设计合理,图表制作精确,印刷装帧精良,深受法医学界专业人员、高校师生及司法鉴定领域中相关人员的欢迎和认可。为促进法医学学科发展、提高本学科的科研和检案水平以及法医学人才培养作出了重要贡献。

  本刊自1997年被美国生物医学文献资料数据库MEDLINE收录,是中国第一也是目前唯一一本进入该数据库的法医学类期刊。自1999年起陆续被《万方数据》、《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等全文收录;被全国医学综合性检索工具《中文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列为核心期刊收录;获首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奖。2008年起本刊被确定为荷兰医学文摘(EMBASE)数据库收录期刊和中国《全国报刊索引》核心期刊。2009年被“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收录。2011年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收录。2012年被Elsevier公司二次文献数据库(Scopus)收录。2013年 超星数字期刊。2015年 第四届《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报告(武大版)(2015-2016)》中,被评为“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2016年4月《法医学杂志》被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评价中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评价报告(AMI)》的引文数据库收录为来源刊;10月,获准加入WHO西太平洋区医学索引(The Western Pacific Region Index Medicus, WPRIM)。

  根据期刊引证报告最新统计,《法医学杂志》影响因子逐年上升,目前在法医学类期刊中,其影响因子名列榜首。

               

园林景观设计

时间:2023-06-30 17:51:31

 一、园林景观设计理念

  1、以人为本。在设计时要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在空间设计中充分考虑人们的多维感觉。园林景观内的休憩、娱乐设施,诸如亭、沙发、亲水平台以及花架等均以人性化设计为本,兼顾功能与美观,体现出绿色生态的现代化要求。充分考虑本地区的气候特征,并评估周边地区环境特征,实现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

  2、因地制宜。尊重场地、因地制宜,寻求与场地和周边环境密切联系、形成整体的设计理念,已成为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风景园林师的作用并非在于刻意创新,更多的在于发现,于用专业的眼光去观察、去认识场地原有的特性,发现它积极的方面并加以引导。

  3、注重空间。园林景观是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由一些景观元素构成的实体,一是由实体构成的空间。实体比较容易受到关注,而空间往往容易被忽略。尤其是目前的设计方法,常常只注重那些硬质实体景物,对软质实体景物相对忽视,对空间的形态、外延,以及邻里空间的联系等注重不够,形成各种堆砌景物的设计方法。因此,注重空间结构和景观格局的塑造,强调空间胜于实体的设计理念,针对视觉空间领域进行整体设计的方法,对我们来说显得尤其重要。

  4、深度挖掘和坦诚表现。一是设计方法的简约,要求对设计对象进行认真研究、分析,从而抓住其关键性因素,以求少走弯路,以最小的改变取得最大的成效。二是表现手法的简约,要求简明和概括,以最少的元素、景物,表现景观最主要的特征。三是设计目标的简约,要求充分了解并顺应场地的文脉、肌理、特性,尽量减少对原有景观的人为干扰。

  5、注重时效。园林景观设计与建筑设计最大的区别在于,园林景观是随季节和时间变化的,是有生命的,是处在不断的生长、运动、变化之中的。因此,设计师提出将运动中的花园作为自然持久的作品。风景园林师必须认真研究时间性和时效性因素,注重园林景观随时间变化的效果,以塑造随时间延续而可以更新的、稳定的园林景观。

  二、园林景观设计的主题

  主题是在规划、建筑、景观3个方面进行诱导设计,将项目地块潜在的.最大价值发挥出来,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同时运用成熟崭新的设计理念统领全局、纲举目张,为其后的各个环节赋予中心主旨,营造出一系列具有内涵和价值的景观。艺术作品在整体上呈现出的具有代表性的独特面貌称为风格。同一主题下可能有多种风格,不同主题也可能用同一风格来表达。在主题确立的基础上,运用园林艺术和技术的各种方法,因地制宜地使主题中的艺术形象得以生动的实现,这是以意驭术、文循意出的过程,亦是融情入境,寄托设计者思想感情的过程。为主题的实现寻找准确、适合的园林形式,称为赋形。园林的布局,艺术形式的选择,山岭、水体的位置和大体轮廓的确足,不同功能用地的划分和衔接,活动和安静景区的布置,园林主景的位置等均要在主题的引导下统一协调安排。园林构景要素山水、植物、建筑、道路、标题等均是主题所依附的重要物质形式,也是框架基础之上不同类型的嵌块。组景上可以通过文化脉络的延续、与原有主题物的承接、主题景观、标志物等的序列关系来强化主题氛围,景观节点处一些功能简明、体量小巧、造型别致、带有意境的小型建筑物或小型艺术造型体也是主题的点睛之笔。在场地范围内,利用可改造的要素构成与主题相关的平面形式,是规划层面上对主题最直观的表达方式之一。

  三、结语

  在人们对环境不断关注的今天,园林景观的设计已然成为热门的社会专业,同时对设计者提出更高的要求。园林景观的设计者不仅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还要有广泛的知识、拓展能力和创新能力。在今后的园林设计中应该遵守园林景观的设计理念,明确景观主题的体现形式,营造生态美观实用的园林景观。

  总之,确定具有代表性的景观主题,并在此基础上营建出独具特色的丰富景观,是未来景观规划的方向。园林景观设计人员要因地制宜,设计出人性化、新颖而不浮躁、美观而又实用、简单而符合生态要求的园林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