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简介
《法医学杂志》(CN 31-1472/R,ISSN 1004-5619)创刊于1985年7月,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主管、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主办,是我国第一本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法医学专业学术刊物。本刊创刊时为每期48页季刊,1996年改为每期64页,2005年改为每期80页,2006年变更为每期80页双月刊。2009年起正文纸张由80克双胶纸改为80克UPM雅光纸,采用了图文混排方式。
《法医学杂志》的办刊宗旨为:提供法医学及其相关学科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等信息,为维护司法公正、贯彻依法治国的方略服务,促进国内外同行的学术交流和本学科的发展。
《法医学杂志》刊登的主要内容包括:法医病理学、法医临床学、法医物证学、司法精神病学、法医毒理学、法医昆虫学和毒(药)物分析、医疗纠纷、医疗事故的法医学鉴定以及交通事故鉴定等现代司法鉴定科学方面的最新成果和动态。既刊登大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大型项目资助的创新性科研成果,也刊登许多对实际鉴定工作大有帮助的实用性技术和经验交流类文章,全面地为法医工作者提供科研、教学、检案等方面的新动向、新进展、新技术、新经验。
开设的栏目有:研究论著、技术与应用、案例分析、经验交流、医疗纠纷、疑难案例报道、综述、专题讲座和教育培训等。
主要作者和读者群为:公安、检察、法院、司法行政系统等部门的法医工作者,各类司法鉴定机构中的法医学鉴定人,高校法医院系、法律系的师生,卫生医疗单位的医务人员和法律工作者。
本刊编辑部多年来奉行高水平、高质量、高品位的办刊方针,在办刊中严格执行有关国家标准和规范以及审校制度,编辑人员对稿件的处理精益求精。录用文章学术水平高,实用性强,栏目内容丰富,版面设计合理,图表制作精确,印刷装帧精良,深受法医学界专业人员、高校师生及司法鉴定领域中相关人员的欢迎和认可。为促进法医学学科发展、提高本学科的科研和检案水平以及法医学人才培养作出了重要贡献。
本刊自1997年被美国生物医学文献资料数据库MEDLINE收录,是中国第一也是目前唯一一本进入该数据库的法医学类期刊。自1999年起陆续被《万方数据》、《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等全文收录;被全国医学综合性检索工具《中文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列为核心期刊收录;获首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奖。2008年起本刊被确定为荷兰医学文摘(EMBASE)数据库收录期刊和中国《全国报刊索引》核心期刊。2009年被“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收录。2011年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收录。2012年被Elsevier公司二次文献数据库(Scopus)收录。2013年 超星数字期刊。2015年 第四届《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报告(武大版)(2015-2016)》中,被评为“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2016年4月《法医学杂志》被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评价中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评价报告(AMI)》的引文数据库收录为来源刊;10月,获准加入WHO西太平洋区医学索引(The Western Pacific Region Index Medicus, WPRIM)。
根据期刊引证报告最新统计,《法医学杂志》影响因子逐年上升,目前在法医学类期刊中,其影响因子名列榜首。
中国法医学杂志征稿启事
时间:2023-09-05 09:16:27
1 栏目及稿件要求 1.1 栏目 本刊设有论著、综述、技术交流、实验报告、实验技 术应用、调查报告、短篇论文、经验交流、案例分析、讲 座、论坛、法医学史、法医学教育、国外法医学、读者/作 者/编者等栏目。 1.2 稿件要求 稿件应具有创新性、科学性与逻辑性,并有理论或实 践意义。论点明确,资料可靠,文字精练,层次清楚,数 据准确,标点、计量单位使用规范。 论著、综述、讲座等一般不超过 4500 字,案例分析等 不超过 1500 字。 论文所涉及的课题如取得国家或部、省级以上基金项 目应附于文后,格式为:“[基金项目]×××基金资助项目(编 号××××)”,并附基金项目复印件。 作者及通信作者简介请附文后,其中作者系文章第一 作者,通信作者一般系研究生身份作者的导师。简介格式: 姓名,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职称,学位,主要研究 方向或主要从事工作,E-mail 地址。并请提供方便联系的 电话。 2 投稿 2.1 文题 文题力求简明、醒目,反映文章的主题,一般不超过 20 个汉字。论著、综述、技术交流、实验报告、实验技术 应用、调查报告文章需英文文题。 2.2 作者署名与单位 署名在文题下按顺序排列,如多个作者,姓名之间用 逗号隔开,非同一单位作者,在作者姓名后按单位顺序用 数字(上标)注明;作者单位在作者姓名下按顺序排列, 并注明所在省份、城市及邮政编码,单位之间用分号隔开。 论著、综述、技术交流、实验报告、实验技术应用、调查 报告文章以上各项均需有英文。 2.3 摘要 论著、综述、技术交流、实验报告、实验技术应用、 调查报告、短篇论文需附中文摘要(400 字左右)及相应的 英文摘要。摘要包括目的、方法(说明样本和主要方法)、 结果(应给出主要数据)、结论 4 部分。综述摘要应扼要反 应本文主要内容及目的。 2.4 关键词 每篇论文需列出 3~5 个关键词,词与词之间以分号隔 开。第一个关键词为学科名称;第二个关键词为成果名称; 第三个关键词为研究方法;第四个关键词为研究对象的事 或物质名称;第五个关键词为有利于检索和文献利用的其 他关键词。应尽量使用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编辑的最新版 《Index Medicus》中医学主题词表(MeSH)内所列的词。如 果最新版 MeSH 中尚无相应的词,可选用直接相关的几个 主题词进行组配。 2.5 文章格式 论著、技术交流、实验报告、实验技术应用、短篇论 文等文章一般分为 2~3 部分:1 材料与方法;2 结果;3 讨 论(2 结果与讨论);经验交流、案例分析等文章一般分为 2 部分:1 案例资料(案例检验);2 讨论(分析)。 文章一、二、三级标题分别用 1、2、3.......;1.1、1.2、 1.3......;1.1.1、1.1.2、1.1.3......表示,一般不设四级标题。 2.6 图(照片)、表 标题及注释 图(照片)及表格应有标题,说明性资 料应置于图(照片)及表格下方注释中,分别按在正文中 出现的先后次序连续编码。论著、综述、技术交流性文章 的图(照片)及表格要有英文标题及注释。 图(照片)要求 清晰度高。病理照片要求注明染色 方法和放大倍数。若刊用人像,应征得本人的书面同意, 或遮盖其可辨认部位。如有引自他文,应注明出处。 表格要求 采用 3 线表(除顶线、表头线、底线外, 其余格线均隐藏不显示),如遇有合计或统计学处理行(如 t 值、P 值等),则在这行上面加一条分界横线。 2.7 计量单位 执行国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 并以单位符号表示。相除组合单位符号以斜线表示,如 ng/kg。单位符号不能和中文构成组合单位,如 m2 /秒,应 为 m2 /s。应采用标准化的法定物理量名称,如该量的旧名 称暂未取消,应先列出法定名称,括号内写旧名称,如 10 kPa (75mmHg)。 2.8 数字 执行 GB/T 15835-1995《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 定》。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和计数、计量均 用阿拉伯数字。小数点前或后超过 3 位数字时,每 3 位数 字 1 节,节间空 1/4 个汉字。如“1,329.476,5”应写成“1 309.476 5”。但序数词和年份、页数、仪表型号、标准号不 分节。百分数的范围和偏差,前 1 个数字的百分符号不能 省略。如:5%~95%,52.2%±0.6%。附带尺寸单位的数值 相乘,按下列方式书写为:4cm×3cm×5cm。 2.9 统计学符号 按 GB/T3358.1-2009/ISO3534-1:2006《统计学词汇 及符号》规定书写。常用统计学名词及符号如下:①样本的 算术平均数用英文小写 (中位数仍用 M );②标准差用英文 小写 s;③标准误 S ;④t 检验用英文小写 t;⑤F 检验用英文大写 F;⑥卡方检验用希文小写 χ 2 ;⑦相关系数用英 文小写 r;⑧自由度用希文小写 υ;⑨概率用英文大写 P 。 2.10 缩略语 文中尽量少用。必须使用时于首次出现处列出全称, 并用括号注出中文缩略语或英文全称及其缩略语,两者间 用“,”分开(如该缩略语已共知,可不注英文全称)。缩略 语不得移行。 2.11 参考文献 文献数量及编码 论著、技术交流文章的参考文献宜 在 10 条以内,综述文章在 25 条以内。参照 GB 7714-2005 《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采用阿拉伯数字顺序在文中按 引用前后顺序编码,并在引用处给予标识。 编写格式 文献格式按以下顺序编著:作者(3 人或少 于 3 人 应全部写出,3 人以上只列出前 3 人,后加“,等” 或“,et al.”);文献题目(英文文章题目出首字母外均小写); 文献类型(专著-M,论文集-C,报纸文章-N,期刊-J,学 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电子文献:数据库 -DB、计算机程序-CP、电子公告-EB);期刊名称(外文期 刊名称用缩写,以《Index Medicus》中的格式为准;中文 期刊用全名);刊发卷期和起、止页码。以上各项须由作者 与其原文核对无误。尽量避免引用摘要作为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编排格式示例如下: A . 专著 [1] 杨庆恩.DNA 在法庭科学中的应用[M].北京:中国人民 公安大学出版社,1994:109-199. [2] Simpson K. Forensic medicine[M].8th ed.London: Edward Arnold, 1979:7490-7500. B. 期刊 [3] 王保捷,丁梅,李春梅,等.非分泌型的基因型与血型 物质的分泌研究[J].中国法医学杂志,1998,13(2): 65-67. [4] Smith O C, Berryman H E, Lahren C H.Cranial fracture patterns and estimate of direction from low velocity gunshot wounds[J].J Foren Sic, 1987, 32(5):1416-1418. [5] Luckey J A, Drossman H, Kostichka A J, et al. High speed DNA sequencing by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J].Nucleic Acids Res, 1990, 18(5):740. C. 专著、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 [6] 秦启生.机械性损伤[M]//郭景元.现代法医学.北京: 科学出版社,2000:263-293. [7] 李朝晖, 竞花兰, 陈光辉,等.大鼠脑损伤时糖蛋白表 达[C]//中国法医学会. 全国第七次法医学术交流会论 文精选.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1-2. D. 标准(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 [8]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GB 18667-2002 道路交通事 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2. [9] 全国刑事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GA/T 382-2002 法 庭科学 DNA 实验室规范[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2. E. 电子文献 编写格式:主要责任者,题名,文献类型标志/文献载 体标志,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更新或修改日期),引 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样式如下: [10] 江向东. 互联网环境下的信息处理与图书管理系统解决 方案[J/OL].北京:情报学报,1999,18(2):4[2000-01-18]. http://www.chinanfo.gvo.cn/periodical/qbxb/qbxb99/qbx b990203 3 投稿事项及要求 投稿方式 本刊采用在线投稿方式,作者投稿请登录 http://zgfyxzz.cbpt.cnki.net/进入《中国法医学杂志》主页, 根据站内提示进行注册、登录等操作,并最终完成投稿。 在线投稿成功后,作者可在系统平台上自行查阅所投稿件 的收录登记、审阅进程、退修要求及录用情况等信息。凡 投本刊论文,作者需与杂志社签订“论文著作权授权书” 后,再对稿件进行评审。 稿件审查和录用 所投稿件应无一稿两投、不涉及保 密、无署名争议等。稿件经专家审核后是否录用和相关意 见通过投稿平台反馈给作者,初步拟定刊用的稿件须按退 修单说明的意见进行修改,修改稿通过在线平台返回编辑 部。 4 其他 投稿 3 个月后未接到编辑部采用或退修通知者,可与 本刊联系后自行处理。 稿件确认刊载后需按所占版面付版面费,确有困难者 可申请减免。稿件刊登后酌付第一作者稿酬。 稿件刊登后赠送第一作者当期杂志,论著赠 2 册,其 他赠 1 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