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医学杂志

期刊简介

  《法医学杂志》(CN 31-1472/R,ISSN 1004-5619)创刊于1985年7月,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主管、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主办,是我国第一本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法医学专业学术刊物。本刊创刊时为每期48页季刊,1996年改为每期64页,2005年改为每期80页,2006年变更为每期80页双月刊。2009年起正文纸张由80克双胶纸改为80克UPM雅光纸,采用了图文混排方式。

  《法医学杂志》的办刊宗旨为:提供法医学及其相关学科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等信息,为维护司法公正、贯彻依法治国的方略服务,促进国内外同行的学术交流和本学科的发展。

  《法医学杂志》刊登的主要内容包括:法医病理学、法医临床学、法医物证学、司法精神病学、法医毒理学、法医昆虫学和毒(药)物分析、医疗纠纷、医疗事故的法医学鉴定以及交通事故鉴定等现代司法鉴定科学方面的最新成果和动态。既刊登大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大型项目资助的创新性科研成果,也刊登许多对实际鉴定工作大有帮助的实用性技术和经验交流类文章,全面地为法医工作者提供科研、教学、检案等方面的新动向、新进展、新技术、新经验。

  开设的栏目有:研究论著、技术与应用、案例分析、经验交流、医疗纠纷、疑难案例报道、综述、专题讲座和教育培训等。

  主要作者和读者群为:公安、检察、法院、司法行政系统等部门的法医工作者,各类司法鉴定机构中的法医学鉴定人,高校法医院系、法律系的师生,卫生医疗单位的医务人员和法律工作者。

  本刊编辑部多年来奉行高水平、高质量、高品位的办刊方针,在办刊中严格执行有关国家标准和规范以及审校制度,编辑人员对稿件的处理精益求精。录用文章学术水平高,实用性强,栏目内容丰富,版面设计合理,图表制作精确,印刷装帧精良,深受法医学界专业人员、高校师生及司法鉴定领域中相关人员的欢迎和认可。为促进法医学学科发展、提高本学科的科研和检案水平以及法医学人才培养作出了重要贡献。

  本刊自1997年被美国生物医学文献资料数据库MEDLINE收录,是中国第一也是目前唯一一本进入该数据库的法医学类期刊。自1999年起陆续被《万方数据》、《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等全文收录;被全国医学综合性检索工具《中文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列为核心期刊收录;获首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奖。2008年起本刊被确定为荷兰医学文摘(EMBASE)数据库收录期刊和中国《全国报刊索引》核心期刊。2009年被“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收录。2011年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收录。2012年被Elsevier公司二次文献数据库(Scopus)收录。2013年 超星数字期刊。2015年 第四届《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报告(武大版)(2015-2016)》中,被评为“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2016年4月《法医学杂志》被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评价中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评价报告(AMI)》的引文数据库收录为来源刊;10月,获准加入WHO西太平洋区医学索引(The Western Pacific Region Index Medicus, WPRIM)。

  根据期刊引证报告最新统计,《法医学杂志》影响因子逐年上升,目前在法医学类期刊中,其影响因子名列榜首。

               

​健康生活方式:改写基因命运的生命密码

时间:2025-07-30 16:10:41

心血管疾病长期占据全球死亡原因首位,其发病机制既包含遗传基因的深层烙印,也镌刻着生活方式的鲜明印记。最新科学研究揭示:即使携带高危遗传基因,通过四项基础生活方式调整,可令心血管死亡风险降低46%,并实现平均寿命延长8年。这种生物学意义上的命运改写,正在医学界引发深刻思考。

遗传风险与生活选择的博弈战

人类基因组中超过300个位点与心血管疾病相关,这些基因如同隐藏在细胞里的定时装置,但健康生活方式能有效拆除其中90%的触发机制。大规模队列研究追踪50万人的生命轨迹发现,高遗传风险群体若同时存在吸烟、酗酒等危险行为,心血管死亡率比健康生活方式者高出3.9倍。这种差异相当于暴雨中有人撑起保护伞——健康生活方式者的死亡风险降幅达46%,如同获得直径2米的防水屏障。

四项生命改造工程

均衡饮食:基因表达的调控器

地中海饮食模式与DASH饮食方案的混合应用,可使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发生率降低34%。每日摄入12种以上食物,保证深色蔬菜占比40%,相当于为血管铺设抗氧化保护膜。研究证实,这类饮食结构能调节载脂蛋白E基因表达,使低密度脂蛋白颗粒体积增大15%,显著降低动脉壁沉积风险。

规律运动:心血管的机械按摩师

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可激活AMPK信号通路,该通路被称为“细胞能量传感器”,能增强心肌细胞线粒体密度27%。运动产生的剪切力刺激血管内皮释放一氧化氮,使血管舒张能力提升40%,效果堪比天然降压药。

戒烟限酒:炎症风暴的灭火器

烟草中的丙烯醛会使TNF-α炎症因子分泌增加3倍,而彻底戒烟8周后,血管内皮祖细胞数量可恢复至非吸烟者水平。对于酒精摄入,采用“20克乙醇阈值”原则(约200毫升红酒)可维持高密度脂蛋白的抗氧化功能,同时避免酒精性心肌病的发生。

充足睡眠:基因修复的黄金时段

深度睡眠期间,生长激素分泌量达到日间5倍,这种激素能加速血管损伤修复。研究显示,维持7-9小时睡眠者,其血管钙化进展速度比睡眠不足者慢42%,相当于每年为心血管系统争取到45天的修复假期。

生命延展的分子密码

在表观遗传学层面,健康生活方式通过DNA甲基化修饰影响基因表达。例如规律运动可使SCN5A基因(调控心脏电活动)甲基化水平降低18%,减少心律失常风险。而均衡饮食诱导的SIRT1基因激活,能延长端粒0.6个碱基对/年,这正是8年寿命延长的分子基础。

公共卫生的启示录

群体干预模型显示,全民实施这四项基础健康策略,可使心血管疾病流行曲线提前12年进入下降通道。这种改变具有显著的成本效益,每投入1元进行生活方式干预,可节省8.9元医疗支出,并创造23元的社会生产力价值。

生命的长度与质量,始终是基因与环境共同书写的方程式。当科学揭开遗传决定论的迷雾,每个个体都握有改写健康命运的密钥——这或许是人类对抗疾病最朴素的真理,却也是现代医学最深刻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