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简介
《法医学杂志》(CN 31-1472/R,ISSN 1004-5619)创刊于1985年7月,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主管、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主办,是我国第一本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法医学专业学术刊物。本刊创刊时为每期48页季刊,1996年改为每期64页,2005年改为每期80页,2006年变更为每期80页双月刊。2009年起正文纸张由80克双胶纸改为80克UPM雅光纸,采用了图文混排方式。
《法医学杂志》的办刊宗旨为:提供法医学及其相关学科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等信息,为维护司法公正、贯彻依法治国的方略服务,促进国内外同行的学术交流和本学科的发展。
《法医学杂志》刊登的主要内容包括:法医病理学、法医临床学、法医物证学、司法精神病学、法医毒理学、法医昆虫学和毒(药)物分析、医疗纠纷、医疗事故的法医学鉴定以及交通事故鉴定等现代司法鉴定科学方面的最新成果和动态。既刊登大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大型项目资助的创新性科研成果,也刊登许多对实际鉴定工作大有帮助的实用性技术和经验交流类文章,全面地为法医工作者提供科研、教学、检案等方面的新动向、新进展、新技术、新经验。
开设的栏目有:研究论著、技术与应用、案例分析、经验交流、医疗纠纷、疑难案例报道、综述、专题讲座和教育培训等。
主要作者和读者群为:公安、检察、法院、司法行政系统等部门的法医工作者,各类司法鉴定机构中的法医学鉴定人,高校法医院系、法律系的师生,卫生医疗单位的医务人员和法律工作者。
本刊编辑部多年来奉行高水平、高质量、高品位的办刊方针,在办刊中严格执行有关国家标准和规范以及审校制度,编辑人员对稿件的处理精益求精。录用文章学术水平高,实用性强,栏目内容丰富,版面设计合理,图表制作精确,印刷装帧精良,深受法医学界专业人员、高校师生及司法鉴定领域中相关人员的欢迎和认可。为促进法医学学科发展、提高本学科的科研和检案水平以及法医学人才培养作出了重要贡献。
本刊自1997年被美国生物医学文献资料数据库MEDLINE收录,是中国第一也是目前唯一一本进入该数据库的法医学类期刊。自1999年起陆续被《万方数据》、《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等全文收录;被全国医学综合性检索工具《中文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列为核心期刊收录;获首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奖。2008年起本刊被确定为荷兰医学文摘(EMBASE)数据库收录期刊和中国《全国报刊索引》核心期刊。2009年被“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收录。2011年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收录。2012年被Elsevier公司二次文献数据库(Scopus)收录。2013年 超星数字期刊。2015年 第四届《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报告(武大版)(2015-2016)》中,被评为“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2016年4月《法医学杂志》被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评价中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评价报告(AMI)》的引文数据库收录为来源刊;10月,获准加入WHO西太平洋区医学索引(The Western Pacific Region Index Medicus, WPRIM)。
根据期刊引证报告最新统计,《法医学杂志》影响因子逐年上升,目前在法医学类期刊中,其影响因子名列榜首。
厨房里的抗炎黄金:姜黄素的神奇力量
时间:2025-08-11 12:05:23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透过窗帘,厨房里飘来熟悉的香气——或许您正往咖喱中撒入一匙金黄色的香料,却不知这个日常动作正在为身体注入天然的抗炎力量。这种被称为"印度藏红花"的古老成分,在现代实验室中正展现出令人惊叹的医疗潜力。
黄金成分的千年智慧
姜黄素作为姜黄的核心活性物质,早在公元前2500年的印度阿育吠陀医学中就被用于治疗炎症性疾病。现代研究揭示,其分子结构中的苯酚基团就像微型灭火器,能精准中和引发慢性炎症的自由基。一项发表于《关节炎研究与治疗》的临床研究显示,每日摄取500mg姜黄素的骨关节炎患者,疼痛评分降低达45%,效果堪比常见消炎药。
炎症防火墙的运作密码
当关节滑膜因磨损释放促炎因子时,姜黄素通过阻断NF-κB信号通路发挥作用——这个过程类似于切断火灾现场的警报系统。实验室数据显示,其抗氧化能力是维生素E的1.6倍,相当于在细胞层面部署了抗氧化特种部队。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姜黄素能穿透血脑屏障,这意味着它可能对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的神经炎症产生调节作用。
餐桌上的天然药箱
将1/4茶匙姜黄粉与黑胡椒搭配食用,生物利用度可提升2000%。这种黄金组合在东南亚家庭中常见于椰奶炖菜,温暖的黄色汤汁不仅是味觉享受,更相当于服下天然的抗炎胶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建议,日常膳食中每周摄入3-4次姜黄制品,相当于为免疫系统进行定期维护。
科学使用的注意事项
虽然姜黄素安全性极高,但孕妇和胆结石患者需谨慎。实验室数据表明,其最佳起效剂量为每日200-500mg,相当于2-3克优质姜黄粉。需要提醒的是,市面某些"姜黄饮料"实际含量不足有效剂量的1/10,选择时需查看成分表。
暮色渐沉时,茶杯中浮动的金色微粒仍在默默工作。这些穿越时空而来的分子,正以我们尚未完全了解的方式,守护着现代人过度消耗的身体。下次当您看见那抹熟悉的金黄色,或许会想起:自然界最慷慨的馈赠,往往藏在最平凡的日常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