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简介
《法医学杂志》(CN 31-1472/R,ISSN 1004-5619)创刊于1985年7月,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主管、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主办,是我国第一本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法医学专业学术刊物。本刊创刊时为每期48页季刊,1996年改为每期64页,2005年改为每期80页,2006年变更为每期80页双月刊。2009年起正文纸张由80克双胶纸改为80克UPM雅光纸,采用了图文混排方式。
《法医学杂志》的办刊宗旨为:提供法医学及其相关学科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等信息,为维护司法公正、贯彻依法治国的方略服务,促进国内外同行的学术交流和本学科的发展。
《法医学杂志》刊登的主要内容包括:法医病理学、法医临床学、法医物证学、司法精神病学、法医毒理学、法医昆虫学和毒(药)物分析、医疗纠纷、医疗事故的法医学鉴定以及交通事故鉴定等现代司法鉴定科学方面的最新成果和动态。既刊登大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大型项目资助的创新性科研成果,也刊登许多对实际鉴定工作大有帮助的实用性技术和经验交流类文章,全面地为法医工作者提供科研、教学、检案等方面的新动向、新进展、新技术、新经验。
开设的栏目有:研究论著、技术与应用、案例分析、经验交流、医疗纠纷、疑难案例报道、综述、专题讲座和教育培训等。
主要作者和读者群为:公安、检察、法院、司法行政系统等部门的法医工作者,各类司法鉴定机构中的法医学鉴定人,高校法医院系、法律系的师生,卫生医疗单位的医务人员和法律工作者。
本刊编辑部多年来奉行高水平、高质量、高品位的办刊方针,在办刊中严格执行有关国家标准和规范以及审校制度,编辑人员对稿件的处理精益求精。录用文章学术水平高,实用性强,栏目内容丰富,版面设计合理,图表制作精确,印刷装帧精良,深受法医学界专业人员、高校师生及司法鉴定领域中相关人员的欢迎和认可。为促进法医学学科发展、提高本学科的科研和检案水平以及法医学人才培养作出了重要贡献。
本刊自1997年被美国生物医学文献资料数据库MEDLINE收录,是中国第一也是目前唯一一本进入该数据库的法医学类期刊。自1999年起陆续被《万方数据》、《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等全文收录;被全国医学综合性检索工具《中文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列为核心期刊收录;获首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奖。2008年起本刊被确定为荷兰医学文摘(EMBASE)数据库收录期刊和中国《全国报刊索引》核心期刊。2009年被“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收录。2011年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收录。2012年被Elsevier公司二次文献数据库(Scopus)收录。2013年 超星数字期刊。2015年 第四届《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报告(武大版)(2015-2016)》中,被评为“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2016年4月《法医学杂志》被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评价中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评价报告(AMI)》的引文数据库收录为来源刊;10月,获准加入WHO西太平洋区医学索引(The Western Pacific Region Index Medicus, WPRIM)。
根据期刊引证报告最新统计,《法医学杂志》影响因子逐年上升,目前在法医学类期刊中,其影响因子名列榜首。
深度解析:MBA论文撰写中的访谈法运用(附访谈提纲示例)
时间:2024-06-25 10:10:39
访谈法,这一看似简明的研究方法,实则蕴含着深厚的学问与技巧。今日,我们便来深入探讨访谈法的奥秘。
访谈法的定义及其独特之处
访谈法,作为一种研究方法,其核心在于收集、分析和解释人们的意见、经验、态度和行为等宝贵信息。在访谈过程中,研究者与受访者进行面对面的深入交流,或通过电话等通讯方式,通过精心设计的开放性和封闭性问题,引导受访者自由表达他们的看法和经验,从而挖掘出深层次的信息。
访谈法的独特魅力在于:
双向交流:访谈不仅仅是单向的询问,更是双向的沟通。研究者需要倾听受访者的回答,并从中捕捉到有价值的信息。
深度挖掘:访谈能够深入挖掘受访者的观点、经验和态度,揭示更深层次的信息,同时了解受访者的个人背景、情感体验和行为动机。
灵活性:访谈具有极高的灵活性,可以根据研究的需要和受访者的回答灵活调整问题,确保研究目的的达成。
多领域适用性:访谈方法广泛适用于个人、组织、社群等多种研究对象,以及心理学、教育、组织管理、市场研究等多个研究领域。
科学分析性:访谈法不仅是数据收集的工具,更是数据分析的利器。通过对访谈记录的细致分析,可以深入解释受访者的看法和经验,并提出深刻的见解和结论。
访谈法的广泛应用领域
访谈法作为一种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特别适用于那些需要深入了解人们想法、经验、态度和行为的研究领域:
心理学研究:访谈助力研究者深入了解被试者的心理状态、情感体验和思想过程。
教育研究:访谈帮助研究者揭示教师和学生的教学体验、学习习惯和教育观念,同时评估教学质量和效果。
组织管理研究:访谈让研究者洞悉组织内部的沟通、协作、领导风格和组织文化,同时评估组织的绩效和效益。
市场研究:访谈助力研究者了解消费者对产品、服务的态度、需求和偏好,同时应用于市场调研和品牌策略。
医学研究:访谈帮助研究者了解病人的病情、治疗经历和心理状态,同时评估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果。
访谈前的精心准备
访谈前的准备工作至关重要,它关乎访谈的顺利进行和有效信息的收集。具体准备工作包括:
明确研究目的和问题:制定合适的访谈计划和问题列表,确保访谈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确定受访者样本和招募方式:通过科学的抽样方法选取受访者,并制定有效的招募策略。
制定访谈计划和问题列表:设计包含开放式和封闭式问题的访谈计划,确保问题的全面性和针对性。
制定访谈提纲:规划访谈流程、问题列表、访谈时机、持续时间、场地等信息,确保访谈的有序进行。
确定访谈记录方式:选择录音、视频录制或手写笔记等合适的记录方式,确保访谈过程的准确记录。
保护受访者的隐私权和知情同意:尊重受访者的权益,明确告知研究目的和内容,并征得受访者的知情同意。
访谈参考提纲示例
标准访谈提纲模板
简介:详细介绍采访对象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职业、背景等,为访谈奠定坚实基础。
主题和目的:清晰阐述本次采访的主题和目的,并解释选择该主题和目的的缘由,引导受访者进入主题。
细节问题:设计一系列细节问题,引导受访者深入探讨主题,揭示更多有价值的信息。例如,若主题为音乐,问题可涉及受访者的音乐学习经历、喜爱的音乐风格及音乐家等。
开放性问题:准备一些开放性问题,鼓励受访者表达个人观点和想法,涉及个人看法、经验和感受。例如:您如何看待当前的形势?您对未来有何规划和期望?
深入问题:根据受访者的回答灵活提问,深入挖掘他们的观点和经历。准备一些深入问题,引导对话深入进行,获取更详细的信息。
结束语:邀请受访者分享总结性的想法或建议,并衷心感谢他们抽出宝贵时间参与采访,为访谈画上圆满的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