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简介
《法医学杂志》(CN 31-1472/R,ISSN 1004-5619)创刊于1985年7月,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主管、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主办,是我国第一本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法医学专业学术刊物。本刊创刊时为每期48页季刊,1996年改为每期64页,2005年改为每期80页,2006年变更为每期80页双月刊。2009年起正文纸张由80克双胶纸改为80克UPM雅光纸,采用了图文混排方式。
《法医学杂志》的办刊宗旨为:提供法医学及其相关学科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等信息,为维护司法公正、贯彻依法治国的方略服务,促进国内外同行的学术交流和本学科的发展。
《法医学杂志》刊登的主要内容包括:法医病理学、法医临床学、法医物证学、司法精神病学、法医毒理学、法医昆虫学和毒(药)物分析、医疗纠纷、医疗事故的法医学鉴定以及交通事故鉴定等现代司法鉴定科学方面的最新成果和动态。既刊登大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大型项目资助的创新性科研成果,也刊登许多对实际鉴定工作大有帮助的实用性技术和经验交流类文章,全面地为法医工作者提供科研、教学、检案等方面的新动向、新进展、新技术、新经验。
开设的栏目有:研究论著、技术与应用、案例分析、经验交流、医疗纠纷、疑难案例报道、综述、专题讲座和教育培训等。
主要作者和读者群为:公安、检察、法院、司法行政系统等部门的法医工作者,各类司法鉴定机构中的法医学鉴定人,高校法医院系、法律系的师生,卫生医疗单位的医务人员和法律工作者。
本刊编辑部多年来奉行高水平、高质量、高品位的办刊方针,在办刊中严格执行有关国家标准和规范以及审校制度,编辑人员对稿件的处理精益求精。录用文章学术水平高,实用性强,栏目内容丰富,版面设计合理,图表制作精确,印刷装帧精良,深受法医学界专业人员、高校师生及司法鉴定领域中相关人员的欢迎和认可。为促进法医学学科发展、提高本学科的科研和检案水平以及法医学人才培养作出了重要贡献。
本刊自1997年被美国生物医学文献资料数据库MEDLINE收录,是中国第一也是目前唯一一本进入该数据库的法医学类期刊。自1999年起陆续被《万方数据》、《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等全文收录;被全国医学综合性检索工具《中文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列为核心期刊收录;获首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奖。2008年起本刊被确定为荷兰医学文摘(EMBASE)数据库收录期刊和中国《全国报刊索引》核心期刊。2009年被“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收录。2011年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收录。2012年被Elsevier公司二次文献数据库(Scopus)收录。2013年 超星数字期刊。2015年 第四届《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报告(武大版)(2015-2016)》中,被评为“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2016年4月《法医学杂志》被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评价中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评价报告(AMI)》的引文数据库收录为来源刊;10月,获准加入WHO西太平洋区医学索引(The Western Pacific Region Index Medicus, WPRIM)。
根据期刊引证报告最新统计,《法医学杂志》影响因子逐年上升,目前在法医学类期刊中,其影响因子名列榜首。
玉屏风散:皮肤科的古老秘密武器!
时间:2024-12-30 17:33:52
玉屏风散,作为中医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其历史源远流长,最早可追溯至元代医家危亦林的《世医得效方》。此方由防风、黄芪(蜜炙)、白术三味中药精心配伍而成,每一味药材都蕴含着深厚的医药智慧与疗效。黄芪作为君药,以其甘温之性,内补脾肺之气,外固表止汗,为机体筑起一道坚实的防线;白术则健脾益气,与黄芪相辅相成,共筑气血生化之源,使脾气健运,肺气充盈,从而加固表虚之证;防风则以其独特的辛温之性,既能祛风解表,又不至于过于发散而耗伤正气,与黄芪、白术相配,达到补中有散、散中有补的绝妙平衡。
玉屏风散之名,寓意深远,“玉”者,珍贵也,象征此方之效如同美玉般温润而不燥烈;“屏风”者,屏障也,意指此方能有效抵御外邪入侵,保护体内正气。在中医理论中,它被视为治疗表虚自汗、易感风邪的经典方剂,广泛应用于因体虚导致的反复感冒、过敏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等多种病症的治疗与预防。
现代医学研究进一步揭示了玉屏风散的神奇之处。科学实验证实,它能显著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增强吞噬细胞活性,促进免疫球蛋白分泌,对细胞及体液免疫均有积极的促进和保护作用。此外,玉屏风散还展现出了抗病毒、抗感染的潜力,对于调节机体代谢、改善特异性抵抗力、保护心血管及血液系统等方面也有不俗的表现。
在实际应用中,玉屏风散的形式灵活多样,既可研末冲服,也可作汤剂煎煮,甚至能以丸剂形式出现,方便患者根据个人情况选择最适宜的服用方式。其剂量与用法需严格遵循医嘱,以确保疗效的同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玉屏风散功效卓著,但并非人人皆宜,特别是阴虚火旺、外感发热期间的人群应避免使用。
玉屏风散以其悠久的历史背景、独特的药理机制、广泛的临床应用以及卓越的治疗效果,在中医药领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不仅是古代医家智慧的结晶,更是现代医学研究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为无数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