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简介
《法医学杂志》(CN 31-1472/R,ISSN 1004-5619)创刊于1985年7月,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主管、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主办,是我国第一本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法医学专业学术刊物。本刊创刊时为每期48页季刊,1996年改为每期64页,2005年改为每期80页,2006年变更为每期80页双月刊。2009年起正文纸张由80克双胶纸改为80克UPM雅光纸,采用了图文混排方式。
《法医学杂志》的办刊宗旨为:提供法医学及其相关学科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等信息,为维护司法公正、贯彻依法治国的方略服务,促进国内外同行的学术交流和本学科的发展。
《法医学杂志》刊登的主要内容包括:法医病理学、法医临床学、法医物证学、司法精神病学、法医毒理学、法医昆虫学和毒(药)物分析、医疗纠纷、医疗事故的法医学鉴定以及交通事故鉴定等现代司法鉴定科学方面的最新成果和动态。既刊登大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大型项目资助的创新性科研成果,也刊登许多对实际鉴定工作大有帮助的实用性技术和经验交流类文章,全面地为法医工作者提供科研、教学、检案等方面的新动向、新进展、新技术、新经验。
开设的栏目有:研究论著、技术与应用、案例分析、经验交流、医疗纠纷、疑难案例报道、综述、专题讲座和教育培训等。
主要作者和读者群为:公安、检察、法院、司法行政系统等部门的法医工作者,各类司法鉴定机构中的法医学鉴定人,高校法医院系、法律系的师生,卫生医疗单位的医务人员和法律工作者。
本刊编辑部多年来奉行高水平、高质量、高品位的办刊方针,在办刊中严格执行有关国家标准和规范以及审校制度,编辑人员对稿件的处理精益求精。录用文章学术水平高,实用性强,栏目内容丰富,版面设计合理,图表制作精确,印刷装帧精良,深受法医学界专业人员、高校师生及司法鉴定领域中相关人员的欢迎和认可。为促进法医学学科发展、提高本学科的科研和检案水平以及法医学人才培养作出了重要贡献。
本刊自1997年被美国生物医学文献资料数据库MEDLINE收录,是中国第一也是目前唯一一本进入该数据库的法医学类期刊。自1999年起陆续被《万方数据》、《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等全文收录;被全国医学综合性检索工具《中文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列为核心期刊收录;获首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奖。2008年起本刊被确定为荷兰医学文摘(EMBASE)数据库收录期刊和中国《全国报刊索引》核心期刊。2009年被“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收录。2011年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收录。2012年被Elsevier公司二次文献数据库(Scopus)收录。2013年 超星数字期刊。2015年 第四届《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报告(武大版)(2015-2016)》中,被评为“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2016年4月《法医学杂志》被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评价中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评价报告(AMI)》的引文数据库收录为来源刊;10月,获准加入WHO西太平洋区医学索引(The Western Pacific Region Index Medicus, WPRIM)。
根据期刊引证报告最新统计,《法医学杂志》影响因子逐年上升,目前在法医学类期刊中,其影响因子名列榜首。
揭秘:5种高风险颅底手术,你必须知道的事!
时间:2025-01-02 17:02:19
颅底手术,作为神经外科领域的一项高难度挑战,因其独特的解剖位置和复杂的结构而备受关注。颅底是连接大脑与颅骨底部的区域,这里不仅血管丰富、神经密集,还包含了多个重要的生理腔隙和孔道,如视神经管、颈内动脉管等,使得任何在此区域的手术都充满了不确定性和高风险。
一、颅底肿瘤的复杂性
颅底肿瘤,尤其是那些靠近脑干或重要血管的肿瘤,其治疗一直是神经外科的难题。完全切除这些肿瘤是治疗的首选方案,但这一过程往往伴随着巨大的挑战。由于颅底区域解剖结构的复杂性,手术视野受限,暴露手术部位困难,这直接增加了手术的难度和风险。此外,颅底肿瘤可能侵犯周围的神经组织,导致术后出现神经功能障碍,如视力减退、听力下降、面部肌肉无力等症状。
二、手术并发症的威胁
颅底手术的风险不仅仅体现在手术本身的复杂性和难度上,更严重的是其可能引发的一系列并发症。其中,脑脊液漏是最常见的问题之一,它通常发生在手术过程中硬脑膜被撕裂或手术后缝合不严密的情况下。脑脊液漏可能导致颅内感染,严重时甚至危及患者生命。此外,颅内血肿、脑水肿以及神经血管损伤也是颅底手术中常见的并发症。这些并发症不仅增加了患者的术后恢复时间,还可能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
三、内镜技术的双刃剑
近年来,内镜技术在颅底手术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与传统开颅手术相比,内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但其风险也不容忽视。由于内镜操作空间狭小,医生需要通过显示屏观察手术区域,这要求医生具备极高的技术水平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同时,内镜手术也可能增加某些并发症的风险,如鼻黏膜损伤、鼻出血以及术后鼻腔粘连等。因此,在选择是否采用内镜技术进行颅底手术时,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技术能力。
四、应对策略与未来展望
面对颅底手术的高难度和高风险,医疗团队需要采取一系列应对策略来降低风险并提高手术成功率。首先,术前应进行全面的评估和准备,包括详细的影像学检查和多学科讨论。其次,术中应采用先进的导航技术和显微外科技术以提高手术精度和安全性。最后,术后应给予患者充分的护理和监测以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颅底手术的安全性和成功率有望得到进一步提高。例如,机器人辅助手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有望为颅底手术提供更加精准和高效的解决方案。同时,随着对颅底解剖结构和病理生理机制的研究不断深入,我们也将更好地理解颅底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规律,从而为制定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案提供有力支持。
颅底手术因其独特的解剖位置和复杂的结构而具有较高的风险。然而,通过科学的评估、先进的技术和精心的护理,我们可以有效地降低这些风险并提高手术的成功率。未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颅底手术的安全性和效果将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