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简介
《法医学杂志》(CN 31-1472/R,ISSN 1004-5619)创刊于1985年7月,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主管、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主办,是我国第一本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法医学专业学术刊物。本刊创刊时为每期48页季刊,1996年改为每期64页,2005年改为每期80页,2006年变更为每期80页双月刊。2009年起正文纸张由80克双胶纸改为80克UPM雅光纸,采用了图文混排方式。
《法医学杂志》的办刊宗旨为:提供法医学及其相关学科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等信息,为维护司法公正、贯彻依法治国的方略服务,促进国内外同行的学术交流和本学科的发展。
《法医学杂志》刊登的主要内容包括:法医病理学、法医临床学、法医物证学、司法精神病学、法医毒理学、法医昆虫学和毒(药)物分析、医疗纠纷、医疗事故的法医学鉴定以及交通事故鉴定等现代司法鉴定科学方面的最新成果和动态。既刊登大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大型项目资助的创新性科研成果,也刊登许多对实际鉴定工作大有帮助的实用性技术和经验交流类文章,全面地为法医工作者提供科研、教学、检案等方面的新动向、新进展、新技术、新经验。
开设的栏目有:研究论著、技术与应用、案例分析、经验交流、医疗纠纷、疑难案例报道、综述、专题讲座和教育培训等。
主要作者和读者群为:公安、检察、法院、司法行政系统等部门的法医工作者,各类司法鉴定机构中的法医学鉴定人,高校法医院系、法律系的师生,卫生医疗单位的医务人员和法律工作者。
本刊编辑部多年来奉行高水平、高质量、高品位的办刊方针,在办刊中严格执行有关国家标准和规范以及审校制度,编辑人员对稿件的处理精益求精。录用文章学术水平高,实用性强,栏目内容丰富,版面设计合理,图表制作精确,印刷装帧精良,深受法医学界专业人员、高校师生及司法鉴定领域中相关人员的欢迎和认可。为促进法医学学科发展、提高本学科的科研和检案水平以及法医学人才培养作出了重要贡献。
本刊自1997年被美国生物医学文献资料数据库MEDLINE收录,是中国第一也是目前唯一一本进入该数据库的法医学类期刊。自1999年起陆续被《万方数据》、《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等全文收录;被全国医学综合性检索工具《中文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列为核心期刊收录;获首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奖。2008年起本刊被确定为荷兰医学文摘(EMBASE)数据库收录期刊和中国《全国报刊索引》核心期刊。2009年被“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收录。2011年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收录。2012年被Elsevier公司二次文献数据库(Scopus)收录。2013年 超星数字期刊。2015年 第四届《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报告(武大版)(2015-2016)》中,被评为“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2016年4月《法医学杂志》被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评价中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评价报告(AMI)》的引文数据库收录为来源刊;10月,获准加入WHO西太平洋区医学索引(The Western Pacific Region Index Medicus, WPRIM)。
根据期刊引证报告最新统计,《法医学杂志》影响因子逐年上升,目前在法医学类期刊中,其影响因子名列榜首。
GLP-1减重针:科学使用的8个关键
时间:2025-08-18 14:37:03
近年来,GLP-1受体激动剂类药物在减重领域崭露头角,其中诺和泰(司美格鲁肽)作为代表性药物,受到广泛关注。但这类药物并非"魔法针剂",其使用需要科学认知和规范管理。对于正在使用或考虑使用该药物减重的人群,以下关键信息值得深入了解。
GLP-1类药物的双重身份
这类药物最初用于糖尿病治疗,通过模拟人体天然GLP-1激素发挥作用。简单来说,它像一位"智能调度员":一方面减缓胃排空速度,让食物在胃里停留更久,产生持续饱腹感;另一方面直接作用于大脑食欲中枢,降低对高热量食物的渴望。研究显示,配合生活方式干预,使用诺和泰的患者平均可减重10-15%,相当于一个标准西瓜的重量。
饮食管理是疗效基石
药物虽能调节食欲,但暴饮暴食仍可能突破其作用阈值。建议采用"三定原则":定时进餐避免血糖波动,定量摄入控制总热量,定质选择优先高蛋白、高纤维食物。特别要避免"注射后放纵心理"——部分使用者因初期体重下降明显,反而放松饮食控制,这就像给漏水的水桶不断注水,最终影响整体效果。
血糖监测不可忽视
即使非糖尿病患者,用药期间也应定期检测血糖。GLP-1类药物会使胰岛素分泌更具节律性,可能引发低血糖风险。建议配备家用血糖仪,像记录体重变化一样建立血糖日志。若空腹血糖持续低于4mmol/L,或出现心慌、手抖等低血糖症状,应及时咨询医生调整方案。
不良反应的应对策略
约30%使用者会出现胃肠道反应,如恶心、腹胀等。这些症状多出现在剂量递增期,可比喻为身体适应新"管理员"的磨合过程。建议从最低剂量起始,注射后避免立即平卧,分食多餐减轻胃部负担。若症状持续超过两周,或出现剧烈腹痛(可能为胰腺炎信号),需立即就医。
药物使用的正确打开方式
诺和泰需皮下注射,推荐部位为腹部、大腿或上臂,每次更换注射点避免局部硬结。就像给花园轮流浇水,不同区域轮流注射能保证药物吸收均匀。首次使用前需仔细阅读注射笔使用指南,错误操作可能导致剂量不准。储存时未开封药物需冷藏(2-8℃),正在使用的笔芯可室温保存,避免阳光直射。
特殊情况的预警信号
当出现持续性呕吐、严重脱水症状(尿量减少、口渴难忍),或颈部出现肿块伴心悸时,可能提示罕见但严重的药物相关不良反应。这类情况就像身体拉响的警报器,需要立即医疗干预。同时,有甲状腺髓样癌家族史或胰腺炎病史者需提前告知医生,这类人群可能不适合使用该药物。
停药时机的科学把握
当体重进入平台期(连续3个月无变化)或BMI降至健康范围时,应考虑逐步减量停药。突然停药可能导致体重反弹,建议通过"阶梯式撤退":先延长注射间隔,再降低单次剂量,同时强化饮食运动管理。理想状态下,用药期间培养的健康习惯应成为终身的生活方式。
联合干预的综合效益
临床试验表明,药物联合运动可使减重效果提升40%。推荐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与抗阻训练结合,既能增强药物对代谢的改善作用,又能减少肌肉流失。睡眠管理同样关键,长期睡眠不足会升高饥饿素水平,部分抵消药物作用。
GLP-1类药物为肥胖管理提供了新选择,但必须认识到其辅助工具的定位。诺和泰等药物的价值,在于为生活方式改变争取"时间窗口",而非永久解决方案。个体化用药方案、全程医学监督配合行为改变,才是实现长期健康体重的黄金三角。用药期间保持与医生的定期沟通,建立完整的健康档案,方能最大化获益并控制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