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法医学杂志》(CN 31-1472/R,ISSN 1004-5619)创刊于1985年7月,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主管、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主办,是我国第一本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法医学专业学术刊物。本刊创刊时为每期48页季刊,1996年改为每期64页,2005年改为每期80页,2006年变更为每期80页双月刊。2009年起正文纸张由80克双胶纸改为80克UPM雅光纸,采用了图文混排方式。

  《法医学杂志》的办刊宗旨为:提供法医学及其相关学科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等信息,为维护司法公正、贯彻依法治国的方略服务,促进国内外同行的学术交流和本学科的发展。

  《法医学杂志》刊登的主要内容包括:法医病理学、法医临床学、法医物证学、司法精神病学、法医毒理学、法医昆虫学和毒(药)物分析、医疗纠纷、医疗事故的法医学鉴定以及交通事故鉴定等现代司法鉴定科学方面的最新成果和动态。既刊登大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大型项目资助的创新性科研成果,也刊登许多对实际鉴定工作大有帮助的实用性技术和经验交流类文章,全面地为法医工作者提供科研、教学、检案等方面的新动向、新进展、新技术、新经验。

  开设的栏目有:研究论著、技术与应用、案例分析、经验交流、医疗纠纷、疑难案例报道、综述、专题讲座和教育培训等。

  主要作者和读者群为:公安、检察、法院、司法行政系统等部门的法医工作者,各类司法鉴定机构中的法医学鉴定人,高校法医院系、法律系的师生,卫生医疗单位的医务人员和法律工作者。

  本刊编辑部多年来奉行高水平、高质量、高品位的办刊方针,在办刊中严格执行有关国家标准和规范以及审校制度,编辑人员对稿件的处理精益求精。录用文章学术水平高,实用性强,栏目内容丰富,版面设计合理,图表制作精确,印刷装帧精良,深受法医学界专业人员、高校师生及司法鉴定领域中相关人员的欢迎和认可。为促进法医学学科发展、提高本学科的科研和检案水平以及法医学人才培养作出了重要贡献。

  本刊自1997年被美国生物医学文献资料数据库MEDLINE收录,是中国第一也是目前唯一一本进入该数据库的法医学类期刊。自1999年起陆续被《万方数据》、《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等全文收录;被全国医学综合性检索工具《中文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列为核心期刊收录;获首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奖。2008年起本刊被确定为荷兰医学文摘(EMBASE)数据库收录期刊和中国《全国报刊索引》核心期刊。2009年被“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收录。2011年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收录。2012年被Elsevier公司二次文献数据库(Scopus)收录。2013年 超星数字期刊。2015年 第四届《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报告(武大版)(2015-2016)》中,被评为“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2016年4月《法医学杂志》被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评价中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评价报告(AMI)》的引文数据库收录为来源刊;10月,获准加入WHO西太平洋区医学索引(The Western Pacific Region Index Medicus, WPRIM)。

  根据期刊引证报告最新统计,《法医学杂志》影响因子逐年上升,目前在法医学类期刊中,其影响因子名列榜首。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

主办单位: 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

出版部门: 《法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4-561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472/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出版地区

订购价格 336.00

杂志荣誉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法医学杂志
  • 杂志名称:法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
  • 主办单位: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4-5619
  • 国内刊号:31-1472/R
  • 出版周期:
期刊荣誉:Caj-cd规范获奖期刊期刊收录:
法医学杂志2004年第4期文章
  • 右心室锐器伤存活1例

    心脏是人体重要的器官,由于心脏穿通伤后果严重,大多数致死,存活者少见.我们曾遇一例匕首刺伤右心室的法医学鉴定,现报道如下.......

    作者:顾珊智;黄巍;沐志强;方杰;张秦初 刊期: 2004- 04

  • 依据创道特征推测杀人凶器1例

    1案例某男,21岁,某年9月27日晚6时,在玩耍时被人刺伤,后因大量呕血在医院抢救无效死亡.由于死因不清,凶器不明,同时嫌疑人拒不承认作案过程,办案人员要求法医对尸体进行全面检查,推测凶器的类型和特征.......

    作者:王立新;张运楼;刘晶春 刊期: 2004- 04

  • 剖腹产术后迟发性羊水栓塞症死亡1例

    1病历资料产妇,24岁,因停经40周、下腹阵痛半小时于12月19日16:55入当地卫生院待产,经试产,产程无进展,考虑潜伏期延长,于12月20日9:40在硬脊膜外麻醉下行经腹子宫下段剖宫产取胎术,手术顺利,娩出一男婴,阿氏评分10分,术中出血约400ml.11:30术毕生命体征平稳,安返病房,术后予以缩宫素促宫缩、预防感染及补液等支持治疗.......

    作者:龚志强;冯琼;许小明;凌蓓;邱慈梧;傅国平;凌思群 刊期: 2004- 04

  • 先天性主动脉-肺动脉间隔缺损1例

    主动脉-肺动脉间隔缺损(aortopulmonaryseptaldefect)又称主动脉-肺动脉窗或主-肺动脉瘘,为一种罕见的先天性心脏病.我们遇见1例因新生儿死于该疾病而引发医疗纠纷的案件,报道如下.......

    作者:王海鹏;于晓军;白山 刊期: 2004- 04

  • 急性会厌炎并会厌脓肿导致急性喉阻塞引起窒息死亡1例

    1病历资料某男,42岁,司机,因咽喉疼痛不适伴阵发性剧烈咳嗽、咳脓痰、有时感胸闷,无畏寒、发热,无恶心、呕吐,已4d,未曾治疗,某日下午3:00入当地卫生院诊治.体检:咽部充血水肿、扁桃体Ⅱ.肿大,呼吸音粗,心肺(-).给予氨苄、病毒唑抗炎治疗,输液1h后回家休息.当日下午5:48许患者感不适,再次到卫生院就诊,到卫生院时脸色发紫、口唇发绀、双眼圆瞪.体检:血压为零,呼吸停止,心跳微弱而遥远.即行......

    作者:许小明;冯琼;龚志强;傅国平;邱慈梧;凌思群;凌蓓 刊期: 2004- 04

  • 唾液斑DNA检验在性侵害案件中的应用

    自从STR-PCR技术应用于生物物证的检验,微量生物学检材的DNA检测已成为可能.血液、毛发、骨骼、组织、人体分泌物(精斑、唾液、汗液)等物证检材均可通过DNA检验技术进行基因型分析.注意物证存在的多样性,广泛提取各种DNA物证成为在侦察破案中充分发挥DNA检验技术作用的关键.在一些性侵害案件中,笔者通过搜集受害人身上特殊部位的唾液斑进行DNA检验,弥补了在受害人身上未检出精斑的不足,为案件的侦破......

    作者:李佑英;王琴;郑强;程建波;卢刚 刊期: 2004- 04

  • 罕见心脏贯通并腹腔器官破裂、肢体贯通伤治愈1例

    1案例1.1简要案情某男,30岁,于2003年5月31日20时在其所住楼道被人扎伤全身多处,凶手逃跑.送北京协和医院抢救,经开胸心脏修补、开腹肠修补等治疗.于2003年6月17日出院.......

    作者:邢占军;刘兴甲;李建民;于砚田 刊期: 2004- 04

  • 匕首经耳前刺入颅底致Collet-Sicard综合征1例

    匕首经颌面部刺入颅底致多根颅神经损伤则甚为罕见,笔者在实践工作中遇到匕首经耳前刺入颅底致ColletSicard综合征1例,报道如下,供同行参考.......

    作者:张锐 刊期: 2004- 04

  • 颅脑内缝针存留1例

    1案例某男,42岁.被他人用拳击伤面部倒地,脚踢头部,伤后住医院治疗.查体:右额顶部有一约3.5cm的头皮裂伤,深达皮下,双眼睑青紫肿胀.颅脑CT示颅内异物,次日行开颅术.术中见头皮下及颅骨表面无异物,颅骨无骨折,去骨瓣,见硬脑膜无破裂,脑皮质中有黑色针头,硬膜内层与脑皮质粘连,分离后将针拔出,针生锈明显.探查针道周围有胶质增生层形成,呈管状,分离后完整取出.......

    作者:马国燕;苗成哲;薄召利 刊期: 2004- 04

  • 颅内碘油沉积误诊金属异物的法医学鉴定

    造影检查作为补救人体器官间缺乏自然对比对于X线检查的限制,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医学诊断方面.对于椎管、颅内等部位占位病变,过去通常采用碘剂造影,由于这类碘剂浓度高,代谢吸收缓慢,加之椎管又是一个密闭的管腔,往往长时间残留,当人体处于头低脚高姿势时,碘剂沿椎管腔沉积至颅内,临床上常常误诊为金属异物,给法医学鉴定带来一定的困难,我们在实际检案中曾遇1例,现归纳整理如下,供同仁参考.......

    作者:汪建文;彭家法 刊期: 2004-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