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法医学杂志》(CN 31-1472/R,ISSN 1004-5619)创刊于1985年7月,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主管、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主办,是我国第一本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法医学专业学术刊物。本刊创刊时为每期48页季刊,1996年改为每期64页,2005年改为每期80页,2006年变更为每期80页双月刊。2009年起正文纸张由80克双胶纸改为80克UPM雅光纸,采用了图文混排方式。
《法医学杂志》的办刊宗旨为:提供法医学及其相关学科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等信息,为维护司法公正、贯彻依法治国的方略服务,促进国内外同行的学术交流和本学科的发展。
《法医学杂志》刊登的主要内容包括:法医病理学、法医临床学、法医物证学、司法精神病学、法医毒理学、法医昆虫学和毒(药)物分析、医疗纠纷、医疗事故的法医学鉴定以及交通事故鉴定等现代司法鉴定科学方面的最新成果和动态。既刊登大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大型项目资助的创新性科研成果,也刊登许多对实际鉴定工作大有帮助的实用性技术和经验交流类文章,全面地为法医工作者提供科研、教学、检案等方面的新动向、新进展、新技术、新经验。
开设的栏目有:研究论著、技术与应用、案例分析、经验交流、医疗纠纷、疑难案例报道、综述、专题讲座和教育培训等。
主要作者和读者群为:公安、检察、法院、司法行政系统等部门的法医工作者,各类司法鉴定机构中的法医学鉴定人,高校法医院系、法律系的师生,卫生医疗单位的医务人员和法律工作者。
本刊编辑部多年来奉行高水平、高质量、高品位的办刊方针,在办刊中严格执行有关国家标准和规范以及审校制度,编辑人员对稿件的处理精益求精。录用文章学术水平高,实用性强,栏目内容丰富,版面设计合理,图表制作精确,印刷装帧精良,深受法医学界专业人员、高校师生及司法鉴定领域中相关人员的欢迎和认可。为促进法医学学科发展、提高本学科的科研和检案水平以及法医学人才培养作出了重要贡献。
本刊自1997年被美国生物医学文献资料数据库MEDLINE收录,是中国第一也是目前唯一一本进入该数据库的法医学类期刊。自1999年起陆续被《万方数据》、《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等全文收录;被全国医学综合性检索工具《中文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列为核心期刊收录;获首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奖。2008年起本刊被确定为荷兰医学文摘(EMBASE)数据库收录期刊和中国《全国报刊索引》核心期刊。2009年被“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收录。2011年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收录。2012年被Elsevier公司二次文献数据库(Scopus)收录。2013年 超星数字期刊。2015年 第四届《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报告(武大版)(2015-2016)》中,被评为“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2016年4月《法医学杂志》被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评价中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评价报告(AMI)》的引文数据库收录为来源刊;10月,获准加入WHO西太平洋区医学索引(The Western Pacific Region Index Medicus, WPRIM)。
根据期刊引证报告最新统计,《法医学杂志》影响因子逐年上升,目前在法医学类期刊中,其影响因子名列榜首。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
主办单位: 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
出版部门: 《法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4-561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472/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出版地区
订购价格 336.00
杂志荣誉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法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
- 主办单位: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4-5619
- 国内刊号:31-1472/R
- 出版周期:
-
体位性窒息死亡1例
1案例简要案情:某年11月24日凌晨1:22,某村村民张某报警称,约1h前其子曹某(6岁)被绑架.经侦查,于12月2日在张某家房屋后面废弃的红薯窖内发现曹某的尸体.现场勘验:尸体位于一白色编织袋内,编织袋东北方向有一矿泉水瓶,内装满水.编织袋口被绿色塑料绳捆绑,绳子另一端系在袋口旁一插入地面的铁棍上.尸体在袋内呈右侧卧位,双手被红色花布条反绑在背后,口周、眼周缠绕黄色胶带,鼻部外露.......
作者:武斌;孙丽娟;李建军;李阳;胡晓飞 刊期: 2011- 06
-
熟人作案命案现场分析2例
1案例1.1案例1简要案情:某日,吴某报案称其当日18:20左右外出,母亲侯某一人在家,21:20左右回家发现一楼东卧室内起火,救火时发现侯某卧于床上,身下被褥被点燃,且头面部及手部均有血迹,颈部有伤痕,经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现场勘验:死者家为独门独院二层楼房,大院铁门门锁完好,院墙内外面均无蹬踏痕迹,室内地面上有水渍.......
作者:赵奇;李阳;陈刚 刊期: 2011- 06
-
CT及MRI重建技术应用于骨折同一认定1例
1案例谢某,男,47岁,2005年6月7日与他人发生纠纷,被对方打伤左上肢.当日某市人民医院门诊病史主诉:外伤后左腕部疼痛2h.查体:左手腕肿胀,活动受限.X线片示左侧尺骨远端骨折.诊断:左侧尺骨远端骨折,左手腕软组织损伤.......
作者:程亦斌;夏晴 刊期: 2011- 06
-
刺激性气体急性中毒死亡法医学鉴定6例
1案例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法医学系2001-2008年鉴定的6例刺激性气体急性中毒死亡案例,其中硫酸二甲酯、氟乙酸甲酯、硫化氢、二氯甲烷、氯磺酸、液氨中毒各1例.本组6例中毒死者均为男性,年龄19~60岁,平均42岁,均为相关行业工人.中毒环境:硫酸二甲酯和氟乙酸甲酯中毒发生在搬运过程中,硫化氢中毒发生于密闭窨井的疏通作业中,二氯甲烷和液氨中毒发生在生产车间,氯磺酸中毒发生在清洗容器过程中.......
作者:王昊;邓伟年;蔡型文;刘鹏;邢景军;段祎杰;李上勋;周亦武 刊期: 2011- 06
-
自勒死亡1例分析
1案例简要案情:某日晚19:00,陈某被发现死于某酒店客房地板上.据酒店工作人员回忆,前日晚23:00许,陈某与另一男子来到酒店开房人住,约半小时后另一男子独自离开酒店.当日下午13:00、16:10、18:00服务员3次敲房门提醒退房均无人应答.......
作者:何潇 刊期: 2011- 06
-
自制霰弹枪接触射击致颅脑崩裂1例
1案例1.1案情及现场资料黄某,女,2006年3月27日失踪,其尸体于2006年4月4日被发现于野外机耕路沟边.尸体被一白色塑料袋从头部套至腰部,又被一编织袋从头部套向脚部,塑料袋与编织袋之间有一双白色塑料拖鞋.编织袋口露出死者双脚并用细铁丝缠绑,上面覆盖着干枯的甘蔗叶.......
作者:梁鑫;任正建;李国;何伟;黄柽林 刊期: 2011- 06
-
窦房结纤维化及窦房结动脉狭窄致死1例
1案例某女,42岁,某日在睡眠中猝死.尸体检验:发育正常,体型偏胖.全身未见任何损伤.双眼睑、球结膜苍白.尸体解剖示心脏质量289g,冠状动脉各分支未见明显狭窄,心脏切面及各瓣膜未见异常.左肺质量420g,右肺质量493g,切面可见较多粉红色泡沫.其余器官未见明显异常.组织病理学检验仅见心脏左右心室壁间质轻度纤维组织增生,肺组织淤血、水肿,其余器官未见明显损伤与疾病.......
作者:程文斌;张宇;孔德山 刊期: 2011- 06
-
性犯罪杀人后局部焚尸1例
1案例1.1简要案情某年1月22日11:00,一名拾荒者在某河边绿化带内发现一具被火焚烧过的尸体后报案.经调查,死者为附近小区居民,女性,59岁,退休后每天15:00左右到小区西侧河边绿化带锻炼身体.1月20日锻炼身体时失踪.......
作者:董利民 刊期: 2011- 06
-
曲马多中毒死亡后GABAA受体α1和GABAB受体1亚型在延髓孤束核和疑核中的表达
目的观察曲马多中毒死亡后人脑延髓孤束核和疑核中γ-氨基丁酸(gamma-aminobutyricacid,GABA)A受体α1亚型(GABAAα1)和B受体1亚型(GABAB1)的表达变化,探讨曲马多中毒死亡的机制.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比较曲马多中毒死亡人脑与非中毒原因死亡人脑延髓孤束核和疑核的GABAAα1和GABAB1的变化,并用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分析.结果非中毒原因死亡人脑延髓孤束核......
作者:张舒;官大威;王玲;王华新;张国华;赵锐;范琰琰 刊期: 2011- 06
-
计算机动态姿势图识别伪装平衡功能障碍
目的建立本实验室用动态姿势图识别非器质性或伪装平衡功能障碍的客观方法.方法对104例正常受试者行动态姿势图检查后指导其伪装平衡功能障碍再进行动态姿势图检查,将伪装前后的平衡分进行配对t检验;应用以往研究提示伪装的7条标准对本实验的50例伪装前后的姿势图表现(包括原始曲线)进行判别,按照90%的敏感性选取并建立本实验室识别伪装者的判断方法,并用余54例样本对新的判断方法进行回代检验.结果伪装前后的动......
作者:周晓蓉;范利华;杨小萍 刊期: 2011- 06
动态资讯
- 1 自发性食管破裂1例
- 2 人体胸廓骨骼三维有限元模型的构建及生物力学分析
- 3 中毒致死者体内芬氟拉明的GC/NPD、GC/MS法测定
- 4 争议父与生父存在近亲血缘关系的亲权鉴定
- 5 16个X-STR基因座在河南汉族人群中的法医学应用评估
- 6 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若干条文的理解与适用(第二讲人体头部损伤程度鉴定)
- 7 应激性心肌病研究进展及法医学意义
- 8 乳房假体查实无头女尸身源1例
- 9 应用InnoTyper?21试剂盒进行毛干检验
- 10 交通事故颅脑伤致智力缺损和神经功能障碍66例分析
- 11 医源性上升性脊髓缺血损伤1例
- 12 中国汉族人mtDNA控制区异质性遗传规律
- 13 精神损伤程度评定的三维模型
- 14 扼颈后窒息法医学鉴定1例
- 15 汽车防冻液中毒致死1例
- 16
- 17 AFLP分子标记技术的新进展及其在法医植物学中的应用
- 18 交通事故伤残评定时机与基本原则
- 19 提取痕量检材DNA破获凶杀案1例
- 20 宁波市三江流域夏季硅藻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