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法医学杂志》(CN 31-1472/R,ISSN 1004-5619)创刊于1985年7月,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主管、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主办,是我国第一本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法医学专业学术刊物。本刊创刊时为每期48页季刊,1996年改为每期64页,2005年改为每期80页,2006年变更为每期80页双月刊。2009年起正文纸张由80克双胶纸改为80克UPM雅光纸,采用了图文混排方式。

  《法医学杂志》的办刊宗旨为:提供法医学及其相关学科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等信息,为维护司法公正、贯彻依法治国的方略服务,促进国内外同行的学术交流和本学科的发展。

  《法医学杂志》刊登的主要内容包括:法医病理学、法医临床学、法医物证学、司法精神病学、法医毒理学、法医昆虫学和毒(药)物分析、医疗纠纷、医疗事故的法医学鉴定以及交通事故鉴定等现代司法鉴定科学方面的最新成果和动态。既刊登大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大型项目资助的创新性科研成果,也刊登许多对实际鉴定工作大有帮助的实用性技术和经验交流类文章,全面地为法医工作者提供科研、教学、检案等方面的新动向、新进展、新技术、新经验。

  开设的栏目有:研究论著、技术与应用、案例分析、经验交流、医疗纠纷、疑难案例报道、综述、专题讲座和教育培训等。

  主要作者和读者群为:公安、检察、法院、司法行政系统等部门的法医工作者,各类司法鉴定机构中的法医学鉴定人,高校法医院系、法律系的师生,卫生医疗单位的医务人员和法律工作者。

  本刊编辑部多年来奉行高水平、高质量、高品位的办刊方针,在办刊中严格执行有关国家标准和规范以及审校制度,编辑人员对稿件的处理精益求精。录用文章学术水平高,实用性强,栏目内容丰富,版面设计合理,图表制作精确,印刷装帧精良,深受法医学界专业人员、高校师生及司法鉴定领域中相关人员的欢迎和认可。为促进法医学学科发展、提高本学科的科研和检案水平以及法医学人才培养作出了重要贡献。

  本刊自1997年被美国生物医学文献资料数据库MEDLINE收录,是中国第一也是目前唯一一本进入该数据库的法医学类期刊。自1999年起陆续被《万方数据》、《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等全文收录;被全国医学综合性检索工具《中文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列为核心期刊收录;获首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奖。2008年起本刊被确定为荷兰医学文摘(EMBASE)数据库收录期刊和中国《全国报刊索引》核心期刊。2009年被“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收录。2011年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收录。2012年被Elsevier公司二次文献数据库(Scopus)收录。2013年 超星数字期刊。2015年 第四届《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报告(武大版)(2015-2016)》中,被评为“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2016年4月《法医学杂志》被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评价中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评价报告(AMI)》的引文数据库收录为来源刊;10月,获准加入WHO西太平洋区医学索引(The Western Pacific Region Index Medicus, WPRIM)。

  根据期刊引证报告最新统计,《法医学杂志》影响因子逐年上升,目前在法医学类期刊中,其影响因子名列榜首。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

主办单位: 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

出版部门: 《法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4-561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472/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出版地区

订购价格 336.00

杂志荣誉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法医学杂志
  • 杂志名称:法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
  • 主办单位: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4-5619
  • 国内刊号:31-1472/R
  • 出版周期:
期刊荣誉:Caj-cd规范获奖期刊期刊收录:
法医学杂志2005年第3期文章
  • 颈髓血管瘤破裂出血死亡1例

    1案例1.1案情某男,47岁,干部,因颈部活动不便伴四肢麻木入院.经检查,颈椎压痛(±),四肢活动不利,以左侧为重.CT示:颈椎第3、4、5、6椎间盘突出.遂行颈椎牵引,术后无明显不适,次日,出现呼吸困难,并进行性加重,经抢救无效死亡.因怀疑牵引损伤致死而要求尸检.......

    作者:程杰;赵晓东;刘楚德;龚志强;叶敏 刊期: 2005- 03

  • 高坠致颅骨类圆形凹陷性骨折1例

    1案例1.1案情某男,61岁,农民,单身.某日上午7时许,被发现死于家中.现场房间地面为质地较硬的泥土,表面不平有较多类圆形小丘陵状突起.地面上有一滩血泊,血泊旁有一木梯架至二楼楼板,高2.9m.......

    作者:雷振平;郑强;王立新 刊期: 2005- 03

  • 两例强奸案中特殊生物检材的DNA检验

    1案例案例1:某日晚11时许,某村发生一起上门抢劫强奸案.案犯在作案时,先将单身在家的被害人蒙面、捆绑住手脚,抢得财物后,又对被害人实施强奸.案犯离开后,被害人挣脱了绳索,但在报案前用水清洗了自己的大腿及会阴部,并洗涤了擦拭物品及床单.作者接案后,对被害人的阴拭、短裤等检材进行了检验,均未检见精子.后经询问了解,案犯在强奸过程中曾有过吮吸被害人两侧乳头的行为.用湿棉签轻轻擦拭被害人两乳后,采用Ch......

    作者:陈荣华;顾丽华;董研 刊期: 2005- 03

  • 大前庭导水管综合征鉴定1例

    1案例某女,9岁,小学生.某日上午9时许,在校园楼道内,被同学撞击到头部(右耳上).旁边的老师忙低头查看该女伤的情况,经仔细查看头部,当时没有发现有任何红肿的现象.次日该女到医院就诊,主诉头部外伤1天,当时无昏迷,感恶心、呕吐,现感听力下降,双手握笔颤抖,否认有视物模糊,轻度头痛.查体:神清,问答切题,双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双鼻唇沟一致,颈抵抗(-),四肢肌力V级,肌张力适中,病理征(-)......

    作者:王岩;杨英凯;于丽丽 刊期: 2005- 03

  • 眶内壁骨折致伤物推断1例

    我们曾遇一例眼外伤病例,要求作致伤物推断,该例经CT检查,右眼眶内侧壁骨折,经法医鉴定,认为致伤物应为拳击,报道如下.......

    作者:李开;张振;张秦初 刊期: 2005- 03

  • 西安汉族X染色体上6个STR位点的遗传多态性

    目的调查西安汉族人群6个位于X染色体上的短串联重复序列:DXS8378、DXS7132、DXS6789、DXS101、HPRTB和DXS7423的基因及基因型频率分布.方法应用PCR和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及银染技术检测结果.结果在120例女性无关个体中,DXS8378、DXS7132、DXS6789、DXS101、HPRTB和DXS7423分别检出5、6、11、10、8和4个等位基因;分别检出1......

    作者:余兵;秦群霞;闫金成;张洪波;李生斌 刊期: 2005- 03

  • 混合人血清诱发豚鼠过敏性休克猝死模型的建立

    目的建立多人混合血清致豚鼠过敏性休克死亡动物模型.方法将健康豚鼠18只随机分为致敏组与生理盐水对照组,将致敏组豚鼠右侧后爪掌皮内注射致敏原免疫3周后,诱发过敏性休克,对照组以生理盐水代替致敏原.结果致敏组豚鼠均出现过敏性休克的典型临床表现及体征,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IgE水平显著增高.结论本实验成功地建立了过敏性休克的豚鼠实验动物模型,进一步证明了异体混合血清的高致敏性,为过敏性休克的临床及法医学诊......

    作者:任广睦;白吉伟;高彩荣;侯养栋;王英元 刊期: 2005- 03

  • 小鼠皮肤切创愈合过程中iNOS和eNOS表达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目的观察小鼠皮肤切创愈合过程中,iNOS和eNOS在损伤区及损伤周边区内的表达及其变化规律.方法小鼠背部制作全层切创,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伤后切创组织中iNOS和eNOS的表达,并和无切创的小鼠作为对照.结果损伤区及损伤周边区细胞,伤后3h的损伤皮肤组织中可见少量的多型核细胞表达iNOS和eNOS,伤后6~24h,大部分浸润的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为iNOS和eNOS阳性.随着时间的延长,iNO......

    作者:赵锐;官大威;路斌;韩阳;侯震寰;吴旭;张国华;李如波;胡更奕 刊期: 2005- 03

  • 法医骨学推断计算机专家系统的开发研究

    目的构建计算机法医骨学推断专家系统.方法利用面向对象的方法,综合现有法医人类学统计资料,系统结合了模糊匹配和DS证据理论两种推理手段,使用融合了框架和产生式的知识表示方法进行专家系统构建.结果开发出具有开放知识库、可操作性强的法医骨学性别、年龄、身高推断软件.结论本系统具有较大的可信度和有效性,能够很好的辅助法医技术人员开展工作.......

    作者:赵俊义;张建正;刘宁国 刊期: 2005- 03

  • 大鼠弥散性轴索损伤后β-APP的表达

    目的观察大鼠DAI损伤后β-APP表达和Gless神经纤维轴索染色在诊断DAI损伤及判断损伤时间的价值.方法按Marmarou法复制大鼠DAI损伤模型,脑组织常规取材后进行β-APP及Gless氏神经纤维轴索染色观察.结果β-APP及Gless氏染色法在大鼠DAI损伤后0.5h即可见神经轴索断裂、扭曲变形、增粗膨大,12h以后可见到轴索收缩球.二种方法均显示DAI损伤的病理形态学变化,伤后12h明......

    作者:朱金龙;朱少华;任亮;刘良;周亦武;陈虎;邓伟年 刊期: 2005-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