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法医学杂志》(CN 31-1472/R,ISSN 1004-5619)创刊于1985年7月,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主管、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主办,是我国第一本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法医学专业学术刊物。本刊创刊时为每期48页季刊,1996年改为每期64页,2005年改为每期80页,2006年变更为每期80页双月刊。2009年起正文纸张由80克双胶纸改为80克UPM雅光纸,采用了图文混排方式。

  《法医学杂志》的办刊宗旨为:提供法医学及其相关学科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等信息,为维护司法公正、贯彻依法治国的方略服务,促进国内外同行的学术交流和本学科的发展。

  《法医学杂志》刊登的主要内容包括:法医病理学、法医临床学、法医物证学、司法精神病学、法医毒理学、法医昆虫学和毒(药)物分析、医疗纠纷、医疗事故的法医学鉴定以及交通事故鉴定等现代司法鉴定科学方面的最新成果和动态。既刊登大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大型项目资助的创新性科研成果,也刊登许多对实际鉴定工作大有帮助的实用性技术和经验交流类文章,全面地为法医工作者提供科研、教学、检案等方面的新动向、新进展、新技术、新经验。

  开设的栏目有:研究论著、技术与应用、案例分析、经验交流、医疗纠纷、疑难案例报道、综述、专题讲座和教育培训等。

  主要作者和读者群为:公安、检察、法院、司法行政系统等部门的法医工作者,各类司法鉴定机构中的法医学鉴定人,高校法医院系、法律系的师生,卫生医疗单位的医务人员和法律工作者。

  本刊编辑部多年来奉行高水平、高质量、高品位的办刊方针,在办刊中严格执行有关国家标准和规范以及审校制度,编辑人员对稿件的处理精益求精。录用文章学术水平高,实用性强,栏目内容丰富,版面设计合理,图表制作精确,印刷装帧精良,深受法医学界专业人员、高校师生及司法鉴定领域中相关人员的欢迎和认可。为促进法医学学科发展、提高本学科的科研和检案水平以及法医学人才培养作出了重要贡献。

  本刊自1997年被美国生物医学文献资料数据库MEDLINE收录,是中国第一也是目前唯一一本进入该数据库的法医学类期刊。自1999年起陆续被《万方数据》、《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等全文收录;被全国医学综合性检索工具《中文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列为核心期刊收录;获首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奖。2008年起本刊被确定为荷兰医学文摘(EMBASE)数据库收录期刊和中国《全国报刊索引》核心期刊。2009年被“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收录。2011年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收录。2012年被Elsevier公司二次文献数据库(Scopus)收录。2013年 超星数字期刊。2015年 第四届《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报告(武大版)(2015-2016)》中,被评为“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2016年4月《法医学杂志》被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评价中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评价报告(AMI)》的引文数据库收录为来源刊;10月,获准加入WHO西太平洋区医学索引(The Western Pacific Region Index Medicus, WPRIM)。

  根据期刊引证报告最新统计,《法医学杂志》影响因子逐年上升,目前在法医学类期刊中,其影响因子名列榜首。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

主办单位: 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

出版部门: 《法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4-561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472/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出版地区

订购价格 336.00

杂志荣誉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法医学杂志
  • 杂志名称:法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
  • 主办单位: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4-5619
  • 国内刊号:31-1472/R
  • 出版周期:
期刊荣誉:Caj-cd规范获奖期刊期刊收录:
法医学杂志2009年第4期文章
  • Caspase 3和iNOS在人挫伤脑组织中的时序性表达

    目的研究人脑挫伤后不同时间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nitricoxidesynthase,iNOS)表达的变化,为法医实践中脑损伤时间的推断提供依据.方法选择30例因颅脑损伤死亡案例为损伤组,5例非颅脑损伤急死的案例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图像分析技术,分别于死亡后2h、4~8h、10~14h、1~2d、3~5d及8~11d检测脑组织......

    作者:蔡红星;李周儒;程言博;董国凯;仲靖芳;殷文江 刊期: 2009- 04

  • 亲权指数计算的新方法

    目的介绍一种亲权指数(paternityindex,PI)计算的新方法.方法假定亲代的等位基因都要经过一个转变的过程才发生分离并遗传给子代.每个亲代的等位基因与子代相同时,其转变概率为1;当不相同时,其转变概率为0.且每个亲代的等住基因都有1/2的机会遗传给子代.据此,可以计算出孩子从争议父或母亲获得等位基因的概率.而随机男子提供等位基因给孩子的概率为等位基因频率.相应地算出PI值公式中的分子(X......

    作者:吕德坚;陆惠玲 刊期: 2009- 04

  • 大鼠脑震荡伤后脑组织HSP70、bFGF及TGF-β1表达变化

    目的研究脑震荡后脑组织损伤修复相关因子表达变化,为推断脑损伤时间提供法医学依据.方法建立SD大鼠脑震荡伤模型,提取脑组织行常规HE染色及热休克蛋白70(heatshockprotein70,HSP70)、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fibroblastgrowthfactor,bFGF)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growthfactorbeta1,TGF-β1)免疫组织化学......

    作者:陈锐;余彬华;胡玲;严治;王文东;刘敏 刊期: 2009- 04

  • 应用常染色体STR基因座共有等位基因数判别全同胞关系

    目的建立基于常染色体STR基因座共有等位基因数的全同胞关系判别标准.方法根据280对全同胞及2003对无关个体Identifiler系统15个STR基因座的分型结果.对15个STR基因座的共有等位基因数(S15)和全同胞指数(FSI)进行统计,应用SAS8.2软件包得出Fisher判别函数并与ITO法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全同胞对及无关个体对中共有等位基因数目均符合正态分布.采用Identifiler......

    作者:赵书民;李成涛;张素华;李莉;林源;阙庭志 刊期: 2009- 04

  • 影像学技术与尸体解剖在致伤方式鉴定中的应用比较

    目的探讨影像学技术在法医学死因鉴定、致伤方式分析研究中的应用范围.方法以真实高坠死亡案例为研究对象,分别运用多层螺旋CT平扫、三维重建和磁共振成像技术对尸体进行全面检查,随后即行系统尸体解剖,分别比较影像学技术与尸体解剖在关键信息和细节信息获取方面的优点和不足.结果对于损伤死亡案例,影像学技术可以收集损伤、骨折、出血等关键信息,且具有预先探知、显示非常规解剖部位微小损伤等优点.对于细节问题显示尚存......

    作者:刘宁国;邹冬华;许建荣;赵辉林;郑剑;陈忆九 刊期: 2009- 04

  • CT技术在尸体检验中的应用

    自1990年CT首次应用于死后尸体检验以来.不断有学者对其在全身尸体检验中的价值和优势进行探讨.CT用于解剖前的系统检验,对解剖有指导作用,可以与解剖所见互相印证,有时还能弥补解剖检验的不足.本文综述了CT技术在尸体检验中对死因分析、致伤方式推断和个体识别等方面的主要应用价值及其发展趋势,提示CT技术与其他学科联合应用将在法医病理学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作者:郑剑;刘宁国;陈忆九 刊期: 2009- 04

  • 甲基苯丙胺染毒动物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苯丙胺类中枢兴奋剂是21世纪广泛滥用的毒品.甲基苯丙胺(methamphetamine,MA)的中毒机理、精神依赖性、耐药性以及治疗药物的研发是当前研究的热点.MA中毒动物模型的建立是研究MA相关问题的基础.MA动物模型建立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对以后MA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实验基础.本文结合国内外关于MA中毒动物的文献资料,通过对MA急性、亚急性以及慢性中毒动物模型研究的论述.对造模原理、造模方法和评价......

    作者:徐静;周晓莉;张浩;邓冲;张岩;李桢 刊期: 2009- 04

  • DNA甲基化在法医学中的应用前景及其检测方法新进展

    DNA甲基化是一种重要的表观遗传标记.新近的一些研究表明,DNA甲基化在二联体亲权鉴定、同卵双生子法医学个体甄别等案例中可能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可作为STR或SNP等经典遗传标记的有益补充.目前基于甲基化敏感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重亚硫酸盐转化以及甲基化CpG结合蛋白等原理已建立了一系列的DNA甲基化检测方法.甲基化敏感的单核苷酸引物延伸、实时荧光PCR、甲基化特异性PCR、甲基化特异性多重连接反应......

    作者:赵书民;李成涛 刊期: 2009- 04

  • 医疗纠纷司法鉴定40例分析

    目的分析医疗纠纷产生的主要原因和医疗过失行为的主要表现形式.并探讨医疗纠纷司法鉴定中应注意的主要问题.方法对2006-2008年本所鉴定的40例医疗纠纷案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40例医疗纠纷案件中,来自市级、县级、乡镇医院及个体诊所的分别为11例(27.5%)、24例(60.0%)、2例(5.0%)和3例(7.5%);来自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和门/急诊的分别16例(40.0%)、10例(25......

    作者:徐代化;胡玲;熊先伟 刊期: 2009- 04

  • 90例医疗纠纷尸检分析

    目的分析、讨论医疗纠纷中法医病理学尸体解剖的重要性.方法收集温州医学院法医学系2001-2008年涉及医疗纠纷尸体解剖案例90例.按照死者年龄、性别、死亡原因及临床诊断和法医病理诊断等要素进行分类整理和分析.结果死者年龄从新生儿至72岁,男女比例为1:1,医院级别以县级医院较多(30例,33.33%),临床诊断与法医病理死因诊断符合率为33.33%.结论尸体解剖对涉及死亡的医疗纠纷的正确处理和防范......

    作者:喻林升;叶光华;伊吉普;张益鹄 刊期: 2009-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