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法医学杂志》(CN 31-1472/R,ISSN 1004-5619)创刊于1985年7月,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主管、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主办,是我国第一本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法医学专业学术刊物。本刊创刊时为每期48页季刊,1996年改为每期64页,2005年改为每期80页,2006年变更为每期80页双月刊。2009年起正文纸张由80克双胶纸改为80克UPM雅光纸,采用了图文混排方式。

  《法医学杂志》的办刊宗旨为:提供法医学及其相关学科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等信息,为维护司法公正、贯彻依法治国的方略服务,促进国内外同行的学术交流和本学科的发展。

  《法医学杂志》刊登的主要内容包括:法医病理学、法医临床学、法医物证学、司法精神病学、法医毒理学、法医昆虫学和毒(药)物分析、医疗纠纷、医疗事故的法医学鉴定以及交通事故鉴定等现代司法鉴定科学方面的最新成果和动态。既刊登大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大型项目资助的创新性科研成果,也刊登许多对实际鉴定工作大有帮助的实用性技术和经验交流类文章,全面地为法医工作者提供科研、教学、检案等方面的新动向、新进展、新技术、新经验。

  开设的栏目有:研究论著、技术与应用、案例分析、经验交流、医疗纠纷、疑难案例报道、综述、专题讲座和教育培训等。

  主要作者和读者群为:公安、检察、法院、司法行政系统等部门的法医工作者,各类司法鉴定机构中的法医学鉴定人,高校法医院系、法律系的师生,卫生医疗单位的医务人员和法律工作者。

  本刊编辑部多年来奉行高水平、高质量、高品位的办刊方针,在办刊中严格执行有关国家标准和规范以及审校制度,编辑人员对稿件的处理精益求精。录用文章学术水平高,实用性强,栏目内容丰富,版面设计合理,图表制作精确,印刷装帧精良,深受法医学界专业人员、高校师生及司法鉴定领域中相关人员的欢迎和认可。为促进法医学学科发展、提高本学科的科研和检案水平以及法医学人才培养作出了重要贡献。

  本刊自1997年被美国生物医学文献资料数据库MEDLINE收录,是中国第一也是目前唯一一本进入该数据库的法医学类期刊。自1999年起陆续被《万方数据》、《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等全文收录;被全国医学综合性检索工具《中文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列为核心期刊收录;获首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奖。2008年起本刊被确定为荷兰医学文摘(EMBASE)数据库收录期刊和中国《全国报刊索引》核心期刊。2009年被“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收录。2011年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收录。2012年被Elsevier公司二次文献数据库(Scopus)收录。2013年 超星数字期刊。2015年 第四届《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报告(武大版)(2015-2016)》中,被评为“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2016年4月《法医学杂志》被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评价中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评价报告(AMI)》的引文数据库收录为来源刊;10月,获准加入WHO西太平洋区医学索引(The Western Pacific Region Index Medicus, WPRIM)。

  根据期刊引证报告最新统计,《法医学杂志》影响因子逐年上升,目前在法医学类期刊中,其影响因子名列榜首。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

主办单位: 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

出版部门: 《法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4-561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472/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出版地区

订购价格 336.00

杂志荣誉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法医学杂志
  • 杂志名称:法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
  • 主办单位: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4-5619
  • 国内刊号:31-1472/R
  • 出版周期:
期刊荣誉:Caj-cd规范获奖期刊期刊收录:
法医学杂志2009年第6期文章
  • 小鼠皮肤切创愈合过程中FAP和α-SMA的表达

    目的观察小鼠皮肤切创愈合过程中成纤维细胞激活蛋白(fibroblastactivationprotein,FAP)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muscleactin,α-SMA)表达的变化规律.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小鼠皮肤切创后各个时间段FAP和α-SMA表达情况.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FAP与α-SMA在正常对照组及伤后1h组小鼠皮肤弱表达,伤后6h阳性细胞率......

    作者:高阳;彭雪;靳占峰;付志军 刊期: 2009- 06

  • 嗜尸性甲虫在尸体上的演替及其法医学应用前景

    作为法医昆虫学的主要研究对象之一,嗜尸性甲虫在腐败晚期干化和白骨化尸体的死亡时间推断中具有双翅目昆虫所无法取代的重要意义,并对尸体的腐败、破坏、分解和姿势改变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本文阐述了嗜尸性甲虫在尸体上的演替,分析了嗜尸性甲虫演替的影响因素,介绍了嗜尸性甲虫在法医学中的应用和前景.虽然目前对嗜尸性甲虫的研究还很少,但嗜尸性甲虫在法医鉴定中的作用将在今后受到越来越多法医工作者的重视.......

    作者:彭倩宜;叶鲁思;马丽平;蔡继峰 刊期: 2009- 06

  • 生物化学指标检测在心源性猝死法医鉴定中的应用

    早期缺血性心肌病变引起的心源性猝死(suddencardiacdeath,SCD)由于发病突然,常缺乏典型的形态学改变和临床表现,易被怀疑为刑事案件,查明其死亡原因对法医学实践有指导作用.本文对国内外有关无机离子、肌酸激酶、肌钙蛋白、心房利钠尿肽、脑利钠尿肽等生物化学指标检测在诊断SCD方面的研究进展加以综述,以期为SCD的法医学诊断提供参考.......

    作者:毛瑞明;郑倩倩;李晓琳;熊昌艳;朱宝利 刊期: 2009- 06

  • 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在法医病理学中的应用

    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confocallaserscanningmicroscope,CLSM)是一种新兴的显微图像检测技术,能够进行光学切片和对检材进行三维重构,并且能够获得较之普通光学显微镜更高的空间分辨率.CLSM作为一种精密的观察工具,在法医病理学的显微图像检测中具有重要价值.本文综述了CLSM在心源性猝死、枪弹创分析以及神经系统损伤分析等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探讨其在法医病理学研究以及法医......

    作者:卓荦;胡乐生;周兰;郑娜;梁曼;杨帆;刘良 刊期: 2009- 06

  • NMDA受体拮抗剂与精神分裂症动物模型

    精神分裂症是一类常见的精神疾病之一,由于其发病机制复杂,到目前为止病因尚未完全阐明,N-甲基-D-天门冬氨酸(N-methyl-D-aspartate,NMDA)受体拮抗剂能够较好地模拟精神分裂症的阳性症状、阴性症状以及认知功能障碍,近年来被广泛用以制作精神分裂症的动物模型.本文综述了苯环利定、地佐西平和氯胺酮这3种NMDA离子通道开放阻断剂与建立精神分裂症动物模型的关系.......

    作者:卞士中;张健;刘伟丽;孙志红;顾振纶;蒋小岗 刊期: 2009- 06

  • 差异提取试剂盒在混合斑DNA提取中的应用

    目的评估差异提取试剂盒对混合斑样本中的精子和上皮细胞DNA分离提取的有效性.方法采用差异提取试剂盒,选择性裂解精细胞和上皮细胞,结合磁珠法分别对人为控制条件下制备的模拟混合样本和案件中的混合斑检材进行精细胞DNA和上皮细胞DNA的分离提取.对所提取的DNA进行定量分析和STR分型.结果该试剂盒能从精子和上皮细胞不同比例的混合斑中提取出高纯度的精细胞和上皮细胞DNA.结论该差异提取试剂盒适用于性侵害......

    作者:吴丹;曹禹;许炎;何柏芳;毕钢;周怀谷 刊期: 2009- 06

  • 现场勘验阶段物证污染的防控

    物证污染是指在犯罪发生后,物证材料在外界因素作用下发生了能够影响物证鉴定结果的性质变化.根据物证污染的阶段可以分为犯罪现场的物证污染和实验室的物证污染,根据物证污染的来源可以分为人的污染、物证之间的相互污染和其他物质的污染,根据物证污染的形态可以分为有形物质污染和无形物质污染,根据污染物的种类可以分为生......

    作者:蒋海云 刊期: 2009- 06

  • 血迹分析在现场血迹提取中的应用

    对命案现场血迹的研究和分析历来是命案现场勘验及现场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上,对现场血迹的研究分析侧重于对血迹形态及其形成过程的分析和研究,通过对现场血迹的分布规律及形态特征的观察和测量,判断血迹来源与形成机制,进而推断血迹与案件或犯罪事实之间的关系和过程[1].......

    作者:肖雄;丁露平 刊期: 2009- 06

  • 大面积载体上隐性浸润性生物物质DNA的提取

    大面积载体上隐性浸润性生物检材主要指毛巾、衣裤等载体上看不见摸不着的人体脱落细胞.......

    作者:胡伟;曹禹;蒋轶岩;陶建忠;顾丽华;许炎;周怀谷 刊期: 2009- 06

  • 斜疝术后睾丸萎缩引致医疗纠纷1例

    1案例1.1案情摘要李某,男性,19岁.2006年9月6日,李某因右侧复发性腹股沟疝入住某县人民医院,并于当日下午行斜疝修补术等治疗,术后1年余发现右侧睾丸萎缩.李某认为其术前双侧睾丸均正常,现术侧睾丸萎缩系某县人民医院斜疝修补术存在医疗过错所引发的不良后果,遂诉至法院,要求获得赔偿.......

    作者:董大安;夏文涛;李瑜 刊期: 2009- 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