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法医学杂志》(CN 31-1472/R,ISSN 1004-5619)创刊于1985年7月,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主管、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主办,是我国第一本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法医学专业学术刊物。本刊创刊时为每期48页季刊,1996年改为每期64页,2005年改为每期80页,2006年变更为每期80页双月刊。2009年起正文纸张由80克双胶纸改为80克UPM雅光纸,采用了图文混排方式。

  《法医学杂志》的办刊宗旨为:提供法医学及其相关学科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等信息,为维护司法公正、贯彻依法治国的方略服务,促进国内外同行的学术交流和本学科的发展。

  《法医学杂志》刊登的主要内容包括:法医病理学、法医临床学、法医物证学、司法精神病学、法医毒理学、法医昆虫学和毒(药)物分析、医疗纠纷、医疗事故的法医学鉴定以及交通事故鉴定等现代司法鉴定科学方面的最新成果和动态。既刊登大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大型项目资助的创新性科研成果,也刊登许多对实际鉴定工作大有帮助的实用性技术和经验交流类文章,全面地为法医工作者提供科研、教学、检案等方面的新动向、新进展、新技术、新经验。

  开设的栏目有:研究论著、技术与应用、案例分析、经验交流、医疗纠纷、疑难案例报道、综述、专题讲座和教育培训等。

  主要作者和读者群为:公安、检察、法院、司法行政系统等部门的法医工作者,各类司法鉴定机构中的法医学鉴定人,高校法医院系、法律系的师生,卫生医疗单位的医务人员和法律工作者。

  本刊编辑部多年来奉行高水平、高质量、高品位的办刊方针,在办刊中严格执行有关国家标准和规范以及审校制度,编辑人员对稿件的处理精益求精。录用文章学术水平高,实用性强,栏目内容丰富,版面设计合理,图表制作精确,印刷装帧精良,深受法医学界专业人员、高校师生及司法鉴定领域中相关人员的欢迎和认可。为促进法医学学科发展、提高本学科的科研和检案水平以及法医学人才培养作出了重要贡献。

  本刊自1997年被美国生物医学文献资料数据库MEDLINE收录,是中国第一也是目前唯一一本进入该数据库的法医学类期刊。自1999年起陆续被《万方数据》、《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等全文收录;被全国医学综合性检索工具《中文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列为核心期刊收录;获首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奖。2008年起本刊被确定为荷兰医学文摘(EMBASE)数据库收录期刊和中国《全国报刊索引》核心期刊。2009年被“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收录。2011年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收录。2012年被Elsevier公司二次文献数据库(Scopus)收录。2013年 超星数字期刊。2015年 第四届《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报告(武大版)(2015-2016)》中,被评为“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2016年4月《法医学杂志》被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评价中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评价报告(AMI)》的引文数据库收录为来源刊;10月,获准加入WHO西太平洋区医学索引(The Western Pacific Region Index Medicus, WPRIM)。

  根据期刊引证报告最新统计,《法医学杂志》影响因子逐年上升,目前在法医学类期刊中,其影响因子名列榜首。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

主办单位: 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

出版部门: 《法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4-561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472/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出版地区

订购价格 336.00

杂志荣誉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法医学杂志
  • 杂志名称:法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
  • 主办单位: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4-5619
  • 国内刊号:31-1472/R
  • 出版周期:
期刊荣誉:Caj-cd规范获奖期刊期刊收录:
法医学杂志2014年第4期文章
  • 舌骨假阳性骨折12例分析

    目的探讨舌骨假阳性骨折形成的原因以及法医学鉴定要点.方法整理12例在实际检案中舌骨假阳性骨折案例资料并分析其形成原因.结果舌骨假阳性骨折主要是由于检验时人为操作(4例)以及先天性分离型舌骨(8例)误判所致.结论通过骨折周缘肌肉、软组织出血以及骨折断端检验,可以对人为操作因素致舌骨骨折、分离型舌骨等舌骨假阳性骨折与真性骨折进行区分.......

    作者:杨宇雷;马开军;阎建军 刊期: 2014- 04

  • 142例过敏性休克死亡法医病理学分析

    目的探讨过敏性休克死亡案例的特点.方法对142例过敏性休克死亡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过敏性休克死亡案例与62例非过敏性休克死亡案例的血清IgE水平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过敏性休克死亡大多发生于医疗机构,占77.46%.采用单纯静脉给药方式致过敏性休克死亡案例占53.53%.β-内酰胺类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中药制剂在过敏性休克死亡案例生前治疗药物中占有重要比例.过敏性休克死亡案例多无特异性组织病......

    作者:胡东阳;黄翠;刘双高;黄雷;郑金祥;黄二文;吴秋萍;成建定;唐双柏 刊期: 2014- 04

  • Touch DNA of Shed Skin Cells from the Deployed Airbag to Address Drunken Driving Crimes

    ......

    作者:ZHANG Zhe;SUN Hong-bin;LUO Ji-huai;WEI Shu-guang;LI Sheng-bin 刊期: 2014- 04

  • 混合样本中不同比例STR检出率的比较

    在实际案件检验中,常遇到2个个体的混合样本只检出单一STR分型的情况,如果只单纯地通过图谱认为是单一来源,就有可能偏离案件的实际情况,丢失重要的DNA信息.很多情况下,是由于次要贡献者比例太低引起主要贡献者优势扩增而导致的假单一STR情况.为了避免类似错误,为侦查提供更为准确的信息,笔者对目前案件中常使用的Identifiler(R)Plus和GlobalFilerTM试剂盒对2个个体的不同混合比......

    作者:高林林;张明亚;何柏芳;李佑英 刊期: 2014- 04

  • 腕关节结核误诊为腕管综合征医疗事故鉴定1例

    1案例1.1简要案情李某,男,42岁,2008年10月8日、10月31日先后两次因右腕部肿痛、活动受限到某医院就诊,医方均诊断为“右侧腕管综合征”,并行切开松解术及对症治疗.出院后8个月余因病情加重至某专科医院就诊时确诊为“右侧腕关节结核”.现李某认为经治医院(某医院)在对其诊疗过程中存在医疗过错,诉至人民法院要求赔偿.......

    作者:黄燕;赵赛;何英;申丽;张翔 刊期: 2014- 04

  • 血友病A漏诊致截瘫医疗事故鉴定1例

    1案例张某,男,20岁,因“转移性右下腹痛2d”于2009年9月20日15:50入住某医院,入院诊断:急性阑尾炎,局限性腹膜炎.即刻在硬膜外麻醉改全麻下行阑尾切除术+剖腹探查术.术后手术切口及硬膜外穿刺针孔渗血不止,经药物及压迫止血等处理后均无效果,同时,患者双下肢运动、感觉功能逐渐丧失.急诊行CT检查示:胸12/腰1~腰4/5椎管硬脊膜外血肿,胸12/腰3层面椎管硬脊膜外少量积气.......

    作者:曾恩泉;庞涛;金波;谢英 刊期: 2014- 04

  • 河南汉族人群12个STR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

    本研究采用InvestigatorHDplex荧光标记复合扩增系统对河南汉族人群12个STR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进行调查,获得河南汉族人群12个STR基因座的群体遗传学参数,为法医学应用及群体遗传学研究提供基础数据.1材料与方法417例河南汉族无关个体纸质血样取自实验室日常建库积累,每个样本均有条码标记,其中男性300名,女性117名.......

    作者:李效阳;魏鹏飞;刘亚举;刘海;郭利红;张毅;史绍杏 刊期: 2014- 04

  • 《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理解与适用——眼附属器损伤

    眼部损伤主要分为眼附属器损伤、眼球结构损伤和视功能损害3个方面.《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对有关眼损伤的条款分列于两个部分,即面部损伤章节中主要包括眼附属器损伤,而眼球结构损伤及视功能损害相关条款主要体现在视力视器损伤章节.本文就眼附属器损伤的条款进行探讨.眼附属器包括眼睑、泪器、眼眶、结膜、眼外肌.......

    作者:刘瑞珏;夏文涛;王萌;范利华;朱广友;吴军 刊期: 2014- 04

  • 《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理解与适用——视力视器损伤

    视觉功能是眼的主要功能,包括光觉、形觉及色觉等,作用在于感知光的强弱,识别物体的形状、颜色,确定物体以及自身在外界的方位.临床医学及法医学鉴定实践中主要通过视力、视野、双眼视和色觉等检查,评估视觉功能状态.依照《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总则对损伤程度鉴定原则的规定,视觉功能障碍的法医学鉴定应运用临床眼科学、视觉科学和法医学的理论和技术,结合司法鉴定实践,在客观检验的基础上,全面分......

    作者:夏文涛;彭书雅;刘瑞珏;王萌;陈捷敏;俞晓英;周姝;刘冬梅 刊期: 2014-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