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医学杂志

期刊简介

  《法医学杂志》(CN 31-1472/R,ISSN 1004-5619)创刊于1985年7月,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主管、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主办,是我国第一本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法医学专业学术刊物。本刊创刊时为每期48页季刊,1996年改为每期64页,2005年改为每期80页,2006年变更为每期80页双月刊。2009年起正文纸张由80克双胶纸改为80克UPM雅光纸,采用了图文混排方式。

  《法医学杂志》的办刊宗旨为:提供法医学及其相关学科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等信息,为维护司法公正、贯彻依法治国的方略服务,促进国内外同行的学术交流和本学科的发展。

  《法医学杂志》刊登的主要内容包括:法医病理学、法医临床学、法医物证学、司法精神病学、法医毒理学、法医昆虫学和毒(药)物分析、医疗纠纷、医疗事故的法医学鉴定以及交通事故鉴定等现代司法鉴定科学方面的最新成果和动态。既刊登大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大型项目资助的创新性科研成果,也刊登许多对实际鉴定工作大有帮助的实用性技术和经验交流类文章,全面地为法医工作者提供科研、教学、检案等方面的新动向、新进展、新技术、新经验。

  开设的栏目有:研究论著、技术与应用、案例分析、经验交流、医疗纠纷、疑难案例报道、综述、专题讲座和教育培训等。

  主要作者和读者群为:公安、检察、法院、司法行政系统等部门的法医工作者,各类司法鉴定机构中的法医学鉴定人,高校法医院系、法律系的师生,卫生医疗单位的医务人员和法律工作者。

  本刊编辑部多年来奉行高水平、高质量、高品位的办刊方针,在办刊中严格执行有关国家标准和规范以及审校制度,编辑人员对稿件的处理精益求精。录用文章学术水平高,实用性强,栏目内容丰富,版面设计合理,图表制作精确,印刷装帧精良,深受法医学界专业人员、高校师生及司法鉴定领域中相关人员的欢迎和认可。为促进法医学学科发展、提高本学科的科研和检案水平以及法医学人才培养作出了重要贡献。

  本刊自1997年被美国生物医学文献资料数据库MEDLINE收录,是中国第一也是目前唯一一本进入该数据库的法医学类期刊。自1999年起陆续被《万方数据》、《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等全文收录;被全国医学综合性检索工具《中文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列为核心期刊收录;获首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奖。2008年起本刊被确定为荷兰医学文摘(EMBASE)数据库收录期刊和中国《全国报刊索引》核心期刊。2009年被“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收录。2011年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收录。2012年被Elsevier公司二次文献数据库(Scopus)收录。2013年 超星数字期刊。2015年 第四届《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报告(武大版)(2015-2016)》中,被评为“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2016年4月《法医学杂志》被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评价中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评价报告(AMI)》的引文数据库收录为来源刊;10月,获准加入WHO西太平洋区医学索引(The Western Pacific Region Index Medicus, WPRIM)。

  根据期刊引证报告最新统计,《法医学杂志》影响因子逐年上升,目前在法医学类期刊中,其影响因子名列榜首。

               

撰写医学论文综述的l四大常见误区和写作技巧

时间:2024-04-25 11:04:42

撰写综述对于许多医生而言,是科研道路的起点。尽管许多人曾尝试涉足这一领域,但往往面临着写作进度缓慢或作品难以发表的困境,这无疑是对时间和精力的巨大浪费。

然而,只要掌握写作的每一个关键步骤,撰写一篇高质量的综述并非难事。一篇出色的综述,应当具备选题的新颖性、引用文献的高质量、文章逻辑的清晰性以及结构的严谨性等特点。


撰写医学论文综述的l四大常见误区和写作技巧


但为何许多人的综述总是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呢?原因在于,大部分人在写作过程中容易陷入以下四个常见的误区:

误区一:选题过于宽泛

选题是综述撰写的第一步,其恰当性直接关系到综述的质量和价值。选题过于宽泛是许多医生的通病,这样的选题往往无法保证研究的深度,也难以突出重点,最终导致文章内容虽然全面但缺乏深度。

那么,医学综述的选题从何而来呢?主要来源于临床实践、阅读文献以及个人的研究兴趣。为了解决选题过于宽泛的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 策略一:预先估算文献量。在PubMed等数据库中输入关键词进行初步浏览,可以大致判断可被引用的文献量。一般而言,撰写一篇参考文献数量在40至100篇左右的综述是比较切合实际的。

  • 策略二:拆解关键词,细化研究方向。通过拆解关键词,确定主题后进行细化,从大方向中找到具体的小主题,以此为基础进行深入的论述。选题应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同时范围应具体且不宜过大,这样才易于归纳和整理,内容也相对容易深入。

误区二:直接翻译或抄袭现有综述

国内作者在撰写综述时,普遍存在“逻辑性差”的问题,例如使用不恰当的转折词连接句子。这主要源于对现有综述的直接翻译或抄袭。

为了提高逻辑性和原创性,可以采取以下步骤:

  • 补足与自己研究侧重点相关的最新文献,并按照新的侧重点重新组织和分析全文,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

误区三:参考文献引用不当

选定综述题目后,紧接着需要收集大量文献,这对文献的数量和质量都有一定的要求。然而,许多人在引用文献时往往存在不当之处,如引用过时或与主题脱节的文献。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需要:

  • 紧扣主题选择文献,确保所选文献能够有力地说明和突出主题。其他与主题无关的文献应全部舍弃。

  • 遵循文献引用的三个法则:优先选择核心期刊、影响因子高且5年内发表的文章;确保引用的参考文献都是自己直接阅读过的原文,避免间接引用;按照引用顺序将文献依次排列在文章末尾,方便读者查阅。

误区四:文章缺乏层次感

许多医生在撰写综述时,常常简单地将文献中的知识堆砌在一起,导致文章变成了一部“知识点速查手册”,缺乏自己独特的观点和见解。

为了提高文章的层次感,我们可以:

  • 强调评述性,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对所得知识进行加工处理和分析评价。

  • 设定框架并拟定提纲,在拟定提纲时明确综述每一部分的标题和内容。这包括精读重点文献并记录其精髓,采用列表法整理信息以便组织材料时查找。

  • 捋清思路并避免用力过猛,在写作时应尽量让读者用最少的时间和精力理解和认可本研究的主题和设计。站在读者的角度去思考什么是一篇好的综述是明智的选择。因此,在撰写综述时一定要选择性地利用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