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法医学杂志》(CN 31-1472/R,ISSN 1004-5619)创刊于1985年7月,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主管、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主办,是我国第一本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法医学专业学术刊物。本刊创刊时为每期48页季刊,1996年改为每期64页,2005年改为每期80页,2006年变更为每期80页双月刊。2009年起正文纸张由80克双胶纸改为80克UPM雅光纸,采用了图文混排方式。
《法医学杂志》的办刊宗旨为:提供法医学及其相关学科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等信息,为维护司法公正、贯彻依法治国的方略服务,促进国内外同行的学术交流和本学科的发展。
《法医学杂志》刊登的主要内容包括:法医病理学、法医临床学、法医物证学、司法精神病学、法医毒理学、法医昆虫学和毒(药)物分析、医疗纠纷、医疗事故的法医学鉴定以及交通事故鉴定等现代司法鉴定科学方面的最新成果和动态。既刊登大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大型项目资助的创新性科研成果,也刊登许多对实际鉴定工作大有帮助的实用性技术和经验交流类文章,全面地为法医工作者提供科研、教学、检案等方面的新动向、新进展、新技术、新经验。
开设的栏目有:研究论著、技术与应用、案例分析、经验交流、医疗纠纷、疑难案例报道、综述、专题讲座和教育培训等。
主要作者和读者群为:公安、检察、法院、司法行政系统等部门的法医工作者,各类司法鉴定机构中的法医学鉴定人,高校法医院系、法律系的师生,卫生医疗单位的医务人员和法律工作者。
本刊编辑部多年来奉行高水平、高质量、高品位的办刊方针,在办刊中严格执行有关国家标准和规范以及审校制度,编辑人员对稿件的处理精益求精。录用文章学术水平高,实用性强,栏目内容丰富,版面设计合理,图表制作精确,印刷装帧精良,深受法医学界专业人员、高校师生及司法鉴定领域中相关人员的欢迎和认可。为促进法医学学科发展、提高本学科的科研和检案水平以及法医学人才培养作出了重要贡献。
本刊自1997年被美国生物医学文献资料数据库MEDLINE收录,是中国第一也是目前唯一一本进入该数据库的法医学类期刊。自1999年起陆续被《万方数据》、《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等全文收录;被全国医学综合性检索工具《中文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列为核心期刊收录;获首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奖。2008年起本刊被确定为荷兰医学文摘(EMBASE)数据库收录期刊和中国《全国报刊索引》核心期刊。2009年被“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收录。2011年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收录。2012年被Elsevier公司二次文献数据库(Scopus)收录。2013年 超星数字期刊。2015年 第四届《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报告(武大版)(2015-2016)》中,被评为“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2016年4月《法医学杂志》被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评价中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评价报告(AMI)》的引文数据库收录为来源刊;10月,获准加入WHO西太平洋区医学索引(The Western Pacific Region Index Medicus, WPRIM)。
根据期刊引证报告最新统计,《法医学杂志》影响因子逐年上升,目前在法医学类期刊中,其影响因子名列榜首。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
主办单位: 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
出版部门: 《法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4-561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472/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出版地区
订购价格 336.00
杂志荣誉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法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
- 主办单位: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4-5619
- 国内刊号:31-1472/R
- 出版周期:
-
外伤性癫痫的法医学鉴定21例分析
为了探讨颅脑损伤后癫痫的法医学鉴定要点,对21例颅脑损伤后癫痫出现发作者进行了现病史、既往史调查,并结合临床脑电图(EEG)及X线片、CT片、MRI片等影像学资料。结果发现外伤后癫痫常继发于严重的颅脑损伤,多以晚期发作为主,其发作性质决定于颅脑损伤的部位和程度,头皮EEG和24小时动态EEG证实有异常癫痫样波存在,影像学检查有助于定性分析。结果提示:外伤性癫痫法医学鉴定必须以掌握外伤史及既往史为基......
作者:刘玲 刊期: 2001- 01
-
PCR-STR技术在交通事故鉴定中的应用
DNA分析技术的应用,为交通事故中肇事车辆的认定提供了另一有效的技术手段。但在实际检案中,交通事故尤其是肇事车逃逸案件能获取的生物学检材常为微量、污染,需与动物成分相区别,且难以满足RFLPs、VNTR等方法的检验需要。应用PCR-STR技术,选择种属特异性高的STR基因座,既可对微量、降解生物学检材进行有效DNA分析又可进行种属鉴定,适合于交通事故生物学检材的个体识别。本文研究了vWA、D19S......
作者:聂胜洁;景强;李建京 刊期: 2001- 01
-
雪地中尿液的DNA检验
尿液样本因为提取难度较大,很少有作为物证检材进行法医鉴定的案例,国内亦未见报道。现报告对雪地中遗留尿液进行法医DNA鉴定的检案1例,希望在此基础上建立一套尿液DNA检验的较成熟的方法。......
作者:赵兴春;郭燕霞;张静;高景岩 刊期: 2001- 01
-
血痕氨水涂膜热解离方法的改进
探讨热解离法在不同条件下的实验效果。对已知血型的血痕用改进的氨水涂膜热解离法进行ABH血型物质测定,结果显示检材在4℃冰箱中吸收15min左右、56℃恒温箱中解离10min后再加入指示红细胞继续解离5min观察效果好。此法简单易行,适用于基层单位。......
作者:苏保军 刊期: 2001- 01
-
关于适用《人体轻伤鉴定标准(试行)》和《人体重伤鉴定标准》部分条文的思考
法(司)发[1990]6号《人体轻伤鉴定标准(试行)》和司发(1990)070号《人体重伤鉴定标准》颁布执行已有十余载,为准确处理案件提供了科学依据和统一标准。广大法医学工作者在人身伤害司法鉴定中,运用临床医学理论和技术对人体损伤作出临床诊断,参照《标准》对损伤程度作出司法鉴定结论,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执行《标准》过程中,由于对部分条文理解、执行不统一以及《标准》本身存在的某些不足,致使在司法鉴定......
作者:吴军 刊期: 2001- 01
-
论关节活动度丧失程度的计算
在关节活动度丧失程度评定中,率先提出了考虑关节各方向运动在关节整体活动中的不同地位和作用的新观点,分别对人体各关节各方向运动在日常生活活动及一般工作需要中的活动比重进行了详细分析,以重要、次要、不重要等层次,用百分比做了量化,后将关节各方向活动度丧失比例与关节各方向活动比重二因素列入简便而统一的公式,表示了合理计算关节整体活动度丧失程度的正确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作者:李少勇 刊期: 2001- 01
-
关于器官移植的医法学探微
器官移植产生于20世纪初,初用于动物实验,在动物之间进行。1936年,同种肾移植正式应用于临床,但是由于未能解决人体免疫排异反应,移植均告失败。直至1954年,人类第一例肾移植术在美国芝加哥一所医院获得成功,从此开创了器官移植的新纪元。1963年,人类第一例肝移植术成功。1968年,第一例心脏移植术在南非成功。之后,心肺同时移植术也得以开展。近10余年来,由于新型免疫抑制药物的应用、组织配型能力的......
作者:纪宗宜 刊期: 2001- 01
-
颅脑损伤程度临床分级标准与法医鉴定标准的比较
颅脑损伤是指在头部遭受外力作用时的强度超过了机体的耐受阈时,所造成的颅脑组织结构连续性、完整性的破坏及颅脑功能发生暂时性或永久性的损害。在法医学活体损伤检案中,颅脑损伤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本文共统计了3851例活体损伤案例,涉及颅脑损伤者共1008例,占26.18%;其中单纯颅脑损伤为743例,占19.29%,伴有其他部位的复合型损伤265例,占6.88%。......
作者:马保海;董大安;祝志伟 刊期: 2001- 01
-
《法医学杂志》投稿须知
1《法医学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主管、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主办、《法医学杂志》编辑部编辑出版并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法医学学术刊物(季刊)。2本刊征求法医病理学、法医临床学、法医物证学、司法精神病学、法医毒物化学等学科未发表过的论著、技术交流、案例分析或报道、综述、讲座、书刊评论、学术争鸣、史话、人物介绍、名词解释等有关各类稿件。......
作者: 刊期: 2001- 01
-
从科技期刊的标准化、规范化谈法医学期刊稿件
科技期刊是传播科技信息与知识的载体,是各类科技文章按照一定规律组合起来的有机整体。为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顺利进入国际重要科技情报检索系统,促进科技期刊在全世界范围内的交流和传递,充分发挥科技期刊的功能和作用,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推行期刊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科技期刊的编者和作者只有认真遵循这些标准和规范,才能使科技期刊真正起到“收集、存储、处理、加工、检索、利用、交流、传播”科技信息的作用。......
作者:孙亚娟;程亦斌;褚建新 刊期: 2001- 01
动态资讯
- 1 实时RT-PCR常用内对照在死亡早期人心肌内的稳定性
- 2 氨基比林血痕预试验处理血痕后样本的DNA定量
- 3 耳聋法医学鉴定3例
- 4 利用STR和Y染色体二等位基因标记鉴定同胞兄弟关系
- 5 高坠致头颅与躯体分离1例
- 6 深圳地区夏季室内外猪尸体上嗜尸性昆虫的群落演替
- 7 钝性暴力致腹膜后间隙血肿延迟性破裂出血死亡1例
- 8 东莞地区外来工青壮年猝死综合征的流行病学研究
- 9 分子解剖技术在遗传性心律失常猝死鉴定中的应用
- 10 淡水溺死大鼠肺组织与血清中IL-1α、IL-1β和IL-13 mRNA表达
- 11 慢性肾病患者交通事故损伤后死亡重新鉴定1例
- 12 斜疝术后睾丸萎缩引致医疗纠纷1例
- 13 胸腺肥大猝死1例
- 14 创伤性膈疝漏诊1例
- 15 法医骨学推断计算机专家系统的开发研究
- 16 30个InDel位点在华东汉族和畲族人群的法医学应用
- 17 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动物实验模型的改进
- 18 变异型刺创的损伤过程分析1例
- 19 醉酒状态下轻微外伤后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法医学鉴定
- 20 酒后于野外冻死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