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法医学杂志》(CN 31-1472/R,ISSN 1004-5619)创刊于1985年7月,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主管、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主办,是我国第一本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法医学专业学术刊物。本刊创刊时为每期48页季刊,1996年改为每期64页,2005年改为每期80页,2006年变更为每期80页双月刊。2009年起正文纸张由80克双胶纸改为80克UPM雅光纸,采用了图文混排方式。
《法医学杂志》的办刊宗旨为:提供法医学及其相关学科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等信息,为维护司法公正、贯彻依法治国的方略服务,促进国内外同行的学术交流和本学科的发展。
《法医学杂志》刊登的主要内容包括:法医病理学、法医临床学、法医物证学、司法精神病学、法医毒理学、法医昆虫学和毒(药)物分析、医疗纠纷、医疗事故的法医学鉴定以及交通事故鉴定等现代司法鉴定科学方面的最新成果和动态。既刊登大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大型项目资助的创新性科研成果,也刊登许多对实际鉴定工作大有帮助的实用性技术和经验交流类文章,全面地为法医工作者提供科研、教学、检案等方面的新动向、新进展、新技术、新经验。
开设的栏目有:研究论著、技术与应用、案例分析、经验交流、医疗纠纷、疑难案例报道、综述、专题讲座和教育培训等。
主要作者和读者群为:公安、检察、法院、司法行政系统等部门的法医工作者,各类司法鉴定机构中的法医学鉴定人,高校法医院系、法律系的师生,卫生医疗单位的医务人员和法律工作者。
本刊编辑部多年来奉行高水平、高质量、高品位的办刊方针,在办刊中严格执行有关国家标准和规范以及审校制度,编辑人员对稿件的处理精益求精。录用文章学术水平高,实用性强,栏目内容丰富,版面设计合理,图表制作精确,印刷装帧精良,深受法医学界专业人员、高校师生及司法鉴定领域中相关人员的欢迎和认可。为促进法医学学科发展、提高本学科的科研和检案水平以及法医学人才培养作出了重要贡献。
本刊自1997年被美国生物医学文献资料数据库MEDLINE收录,是中国第一也是目前唯一一本进入该数据库的法医学类期刊。自1999年起陆续被《万方数据》、《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等全文收录;被全国医学综合性检索工具《中文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列为核心期刊收录;获首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奖。2008年起本刊被确定为荷兰医学文摘(EMBASE)数据库收录期刊和中国《全国报刊索引》核心期刊。2009年被“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收录。2011年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收录。2012年被Elsevier公司二次文献数据库(Scopus)收录。2013年 超星数字期刊。2015年 第四届《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报告(武大版)(2015-2016)》中,被评为“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2016年4月《法医学杂志》被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评价中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评价报告(AMI)》的引文数据库收录为来源刊;10月,获准加入WHO西太平洋区医学索引(The Western Pacific Region Index Medicus, WPRIM)。
根据期刊引证报告最新统计,《法医学杂志》影响因子逐年上升,目前在法医学类期刊中,其影响因子名列榜首。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
主办单位: 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
出版部门: 《法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4-561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472/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出版地区
订购价格 336.00
杂志荣誉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法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
- 主办单位: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4-5619
- 国内刊号:31-1472/R
- 出版周期:
-
FNⅢcs在皮肤切创中的表达与损伤时间关系
目的研究纤维连接蛋白可变剪接片段Ⅲcs在不同损伤时间皮肤中的表达,为早期损伤时间的判定指标提供实验依据.方法DIG标记反意RNA探针,以原位杂交的方法检测大鼠和人体皮肤在损伤早期FNⅢcs表达的变化.结果(1)人体及大鼠皮肤损伤后30min皮肤网状层的毛囊、皮脂腺、血管内皮层中表达FNⅢcs的阳性细胞数开始增多,至伤后6h达到高峰,以后又逐渐减少.(2)人体皮肤FNⅢcs表达的部位与大鼠有明显的差......
作者:吉艳;赵子琴;顾云菊;沈忆文 刊期: 2002- 01
-
电流损伤的病理生理学及发生机制研究的新进展
探讨电流损伤的发生机制及病理生理学改变,阐述电流的热效应与非热效应引起机体各器官病理学和病理生理学变化,揭示非热效应的选择性决定了远离触电点的脏器损伤,而临床上和法医实践中见到的损伤则是二者共同作用的结果,这给临床清创带来困难,法医学实践中无电流斑的死因推断也无从下手,由此阐明电流损伤的病理生理学和发生机制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董利;陈玉川;胡丙杰 刊期: 2002- 01
-
图像分析技术测定DNA含量变化推断死亡时间的研究及应用前景
图像分析技术是20世纪5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门技术,它通过对图像信息的收集、处理、计算、分析而得出图像各部分的数量变化,在生物医学领域已经成为一种常规的定量技术.本文对图像分析技术测定DNA含量的原理、死后细胞核DNA降解的规律及图像分析技术定量DNA推断死亡时间的应用前景进行了综述.......
作者:王成毅;刘良 刊期: 2002- 01
-
应激与海马
综述了近年来应激对海马形态和功能影响及海马对应激(HPA轴)调节的研究进展.研究表明,由于海马参与应激的感知、整合与评价,参与HPA轴应激反应,应激影响其结构与功能;而海马又可通过负反馈调节,抑制HPA轴的过度应激反应.但长期慢性应激则可削弱这种抑制作用,加重海马结构与功能的损害.......
作者:蔡伟雄;杨德森 刊期: 2002- 01
-
75例司法精神病鉴定的统计分析
本文对某地区1998~2000年间的75例司法精神疾病鉴定案例进行统计分析,探讨司法精神病鉴定中法律能力评定的一般规律和鉴定中应注意的问题.......
作者:刘娜 刊期: 2002- 01
-
外伤性椎间盘突出的法医学鉴定
第四十三条规定:外伤性椎间盘突出属轻伤范畴,正确界定外伤性椎间盘突出,在某些个案中则是认定罪与非罪的主要依据.本文通过对椎间盘突出典型鉴定案例的分析、讨论,提出外伤性椎间盘突出法医学鉴定的认定要件.......
作者:陈东水 刊期: 2002- 01
-
18例列车坠车伤亡案例的分析
列车坠车损伤系指人体由于某种原因从运行列车上坠落而造成的损伤.在铁路法医检验工作中经常遇到.其在损伤的构成条件、影响损伤形成的因素以及损伤特点等方面与静止基点高坠损伤有共同点,但也有它自身的特点.本文收集了18例列车坠车伤亡案例进行了分析.......
作者:郭志铭 刊期: 2002- 01
-
人体损伤程度量化评定指标损伤系数的研究
在法医临床鉴定中的一般做法,就是按照、(以下统称标准)评定被鉴定人是否构成重伤、轻伤或轻微伤.由于标准本身跨度较大,同一结论的损伤往往包含了不同程度的损伤.......
作者:马立军;任洪亮;杨建义 刊期: 2002- 01
-
D8S1179位点扩增不平衡
短串联重复(shorttandemrepeat,STR)是目前法医学上个体识别中应用广泛的遗传标记.STR的分型多数采用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mplifiedfragmentlengthpolymorphism,Amp-FLP)分型技术.由于各种原因,不同的STR等位基因的PCR扩增效率并不总是相等,使杂合子个体的两个等位基因间可能出现扩增不平衡的现象.本文报道4例D8S1179位点扩增不平衡的现......
作者:吕德坚;陈玉川;刘秋玲 刊期: 2002- 01
-
紫外线不同时间照射对血斑STR位点检验的影响
用PCR技术检验STR位点,已成为常规法医生物检验技术.随着该技术的广泛应用,防止及消除检验过程中的污染是检验成功与否的非常重要的环节[1].紫外线照射是常采用的防止及消除PCR污染的方法之一,其作用是,在相邻的嘧啶碱基之间形成环丁烷环,从而抑制了聚合酶介导的链延伸反应[2,3].本文将5份血斑检材在相同条件紫外线下照射不同时间,观察紫外线对血斑STR位点检验的影响.......
作者:刘开会;李琳;王传海;常彩琴 刊期: 2002- 01
动态资讯
- 1 多囊肾致动脉瘤破裂死亡1例
- 2 晚期尸体现象推断死亡时间49例分析
- 3 豚鼠过敏性休克类胰蛋白酶活力测定
- 4 产后出血死亡原因分析
- 5 命案现场血痕分析和应用1例
- 6 河豚毒素在死后豚鼠组织和体液中的分布
- 7 日常生活活动量表在轻度精神伤残评定中的应用
- 8 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DNA含量与死亡时间的相关性
- 9 肌原纤维小片化指数与人体死亡时间的相关性
- 10 微视野与视诱发电位在黄斑病变中的法医学应用
- 11 多部位提取结合Y-STR技术破获车内物品盗窃案1例
- 12 医疗纠纷的法医学鉴定
- 13 颅脑外伤后假性癫痫的法医学鉴定
- 14 心肌细胞死亡方式研究的新进展及法医学意义
- 15 3种频率特异性听觉诱发电位在听力正常人中的比较
- 16 皮肤切创愈合过程中TLR2、TLR4表达及其法医学意义
- 17 MiniSTR技术的研究进展
- 18 视觉功能障碍伤病关系分析及损伤程度鉴定1例
- 19 复杂眼外伤的法医学鉴定1例
- 20 microRNA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及其法医学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