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法医学杂志》(CN 31-1472/R,ISSN 1004-5619)创刊于1985年7月,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主管、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主办,是我国第一本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法医学专业学术刊物。本刊创刊时为每期48页季刊,1996年改为每期64页,2005年改为每期80页,2006年变更为每期80页双月刊。2009年起正文纸张由80克双胶纸改为80克UPM雅光纸,采用了图文混排方式。

  《法医学杂志》的办刊宗旨为:提供法医学及其相关学科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等信息,为维护司法公正、贯彻依法治国的方略服务,促进国内外同行的学术交流和本学科的发展。

  《法医学杂志》刊登的主要内容包括:法医病理学、法医临床学、法医物证学、司法精神病学、法医毒理学、法医昆虫学和毒(药)物分析、医疗纠纷、医疗事故的法医学鉴定以及交通事故鉴定等现代司法鉴定科学方面的最新成果和动态。既刊登大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大型项目资助的创新性科研成果,也刊登许多对实际鉴定工作大有帮助的实用性技术和经验交流类文章,全面地为法医工作者提供科研、教学、检案等方面的新动向、新进展、新技术、新经验。

  开设的栏目有:研究论著、技术与应用、案例分析、经验交流、医疗纠纷、疑难案例报道、综述、专题讲座和教育培训等。

  主要作者和读者群为:公安、检察、法院、司法行政系统等部门的法医工作者,各类司法鉴定机构中的法医学鉴定人,高校法医院系、法律系的师生,卫生医疗单位的医务人员和法律工作者。

  本刊编辑部多年来奉行高水平、高质量、高品位的办刊方针,在办刊中严格执行有关国家标准和规范以及审校制度,编辑人员对稿件的处理精益求精。录用文章学术水平高,实用性强,栏目内容丰富,版面设计合理,图表制作精确,印刷装帧精良,深受法医学界专业人员、高校师生及司法鉴定领域中相关人员的欢迎和认可。为促进法医学学科发展、提高本学科的科研和检案水平以及法医学人才培养作出了重要贡献。

  本刊自1997年被美国生物医学文献资料数据库MEDLINE收录,是中国第一也是目前唯一一本进入该数据库的法医学类期刊。自1999年起陆续被《万方数据》、《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等全文收录;被全国医学综合性检索工具《中文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列为核心期刊收录;获首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奖。2008年起本刊被确定为荷兰医学文摘(EMBASE)数据库收录期刊和中国《全国报刊索引》核心期刊。2009年被“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收录。2011年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收录。2012年被Elsevier公司二次文献数据库(Scopus)收录。2013年 超星数字期刊。2015年 第四届《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报告(武大版)(2015-2016)》中,被评为“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2016年4月《法医学杂志》被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评价中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评价报告(AMI)》的引文数据库收录为来源刊;10月,获准加入WHO西太平洋区医学索引(The Western Pacific Region Index Medicus, WPRIM)。

  根据期刊引证报告最新统计,《法医学杂志》影响因子逐年上升,目前在法医学类期刊中,其影响因子名列榜首。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

主办单位: 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

出版部门: 《法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4-561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472/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出版地区

订购价格 336.00

杂志荣誉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法医学杂志
  • 杂志名称:法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
  • 主办单位: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4-5619
  • 国内刊号:31-1472/R
  • 出版周期:
期刊荣誉:Caj-cd规范获奖期刊期刊收录:
法医学杂志2007年第4期文章
  • 液基细胞学技术对减少临床医疗纠纷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液基细胞学技术对于减少临床医疗纠纷的价值.方法对1531例样本分别用液基细胞学方法和传统巴氏涂片技术进行宫颈细胞学涂片制作,其中液基细胞学方法分别用新柏氏耗材和昂佰氏耗材;涂片根据TBS2001标准进行诊断;细胞学诊断为LSIL以上病变(包括LSIL、HSIL、SCC和AC)者组织活检进行组织学诊断;应用SPSS11.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液基细胞学方法同传统巴氏方法相比,在标本满意度、......

    作者:刘宝琴;颜召文;姚红霞;蔡继锋 刊期: 2007- 04

  • 尿液中丁丙诺啡的提取方法

    目的建立尿液中丁丙诺啡提取方法.方法尿液加pH7.0缓冲液后,用三氯甲烷进行液相萃取或加pH10.8缓冲液后,用401有机担体作吸附剂、三氯甲烷作洗脱剂进行固相萃取,GC/NPD法检测.结果尿液中丁丙诺啡液相萃取萃取率可达86.6%以上,固相萃取可达83.0%以上.结论两种提取方法萃取率高,可用于尿液中丁丙诺啡的提取.......

    作者:刘冬娴;贺江南 刊期: 2007- 04

  • 中国汉族人群中Dia抗原和Dib抗原的分子遗传分析

    目的研究中国汉族人群Diego血型系统中Dia和Dib抗原表达的分子遗传背景.方法采用血型血清学方法对2990例非血缘关系的捐血者进行Diego血型鉴定,从中随机选择20例表现型为Di(a-b+)的样本,以及筛选到的所有Di(a+b-)稀有血型样本,采用PCR-SSP、DNA直接测序方法分析Diego血型基因的分子遗传背景.结果2990例捐血者中,发现Di(a+b-)表现型2例,Di(a+b+)1......

    作者:杨宝成;苏宇清;喻琼;魏天莉;李大成;梁延连 刊期: 2007- 04

  • 成都地区道路交通事故致残人员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探讨成都地区道路交通事故致残的流行病学特点,为研究道路交通事故伤害成因和事故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成都地区2003至2006年10月所有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资料,统计分析致残者性别、年龄、交通方式、人员类型的构成及事故发生的月份、星期、地域分布.结果6364例交通事故致残人员资料纳入统计.男女之比为1.84∶1,以18~50岁年龄段所占比例大(66.34%);自行车、摩托车驾乘......

    作者:黄思兴;李生彦;张先国;孔斌;朱亚立;刘宽林 刊期: 2007- 04

  • IdentifilerTM系统在亲子鉴定中的突变观察和分析

    目的观察和分析IdentifilerTM系统15个短串联重复序列(STR)位点在亲子鉴定中的突变现象.方法用IdentifilerTM试剂盒检测2712例亲子鉴定案例.结果在2362例认定亲子关系的案例中,观察到51例中有1个STR位点发生突变.突变的位点包括D8S1179、D21S11、D7S820、CSF1PO、D3S1358、D13S317、D16S539、D2S1338、D19S433、v......

    作者:赵珍敏;柳燕;林源 刊期: 2007- 04

  • 几种视觉诱发电位技术推断正常成人远视力的比较

    目的比较研究几种图形视觉诱发电位技术对视力推断的价值.方法取正常眼40只,分别测试其图形翻转视觉诱发电位、黑白条栅扫描视觉诱发电位和红黑条栅扫描视觉诱发电位,据此推算实验视力,分别与真实视力进行比较,同时各种方法进行彼此比较.结果黑白条栅扫描视觉诱发电位和红黑条栅扫描视觉诱发电位较之图形翻转视觉诱发电位能更为准确、方便、快捷地反映真实视力水平.结论黑白条栅扫描视觉诱发电位和红黑条栅扫描视觉诱发电位......

    作者:夏文涛;朱广友 刊期: 2007- 04

  • 眼球钝挫伤后视网膜脱离的司法鉴定

    目的分析眼球钝挫伤后视网膜脱离在法医临床学眼损伤及伤残鉴定中的致伤原因及因果关系.方法研究112例眼球钝挫伤后视网膜脱离案例,对其中视网膜裂孔类型、外伤至视网膜脱离时间、合并其他损伤或疾病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案例锯齿缘离断4.28%,黄斑裂孔12.50%,其他部位的裂孔(<90°)56.25%,巨大裂孔(>90°)5.00%,未发现裂孔的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性视网膜脱离11.6%,其中4......

    作者:刘瑞珏;夏文涛;范利华 刊期: 2007- 04

  • 民事诉讼能力的影响因素

    目的探索精神病人民事诉讼能力的影响因素,为民事诉讼能力量化评定奠定基础.方法以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2002-2005年期间进行民事诉讼能力评定案例中的被鉴定人为研究对象,采用RTHD和自编的民事诉讼相关情况调查表,从医学要件和法学要件两方面探索民事诉讼能力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100例研究对象,分为有或无民事诉讼能力两组,在一般状态、认知障碍、情感症状、行为异常和法律心理能力等方面均存在显著......

    作者:孙会艳;黄富银;蔡伟雄;管唯;张钦廷;吴家声;汪建军 刊期: 2007- 04

  • 大鼠皮肤切创愈合过程中泛素的表达及其法医学意义

    目的观察大鼠皮肤切创后泛素(ubiquitin)表达的变化规律.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大鼠皮肤切创后1、3、6、12h和1、3、6、10、14dubiquitin的表达情况,并用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图像分析.结果正常对照组大鼠皮肤有低水平ubiquitin表达,切创后ubiquitin表达增加,伤后6d达峰值,伤后10d开始下降,伤后14d恢复到正常水平.结论ubiquitin可作为法医学损伤时间......

    作者:曾毅;邓世雄 刊期: 2007- 04

  • 应用Demirjian法进行法医学年龄推断的评价

    目的对应用Demrijian法进行法医学年龄推断的准确度及可靠性进行初步评价.方法应用Demirjian法测定828名上海地区青少年(男279名,女549名,11~19周岁)的牙龄,比较所测牙龄和实际年龄的差异.结果在11~14岁年龄段Demirjian法测定的牙龄比实际年龄高估,在15~16岁年龄段低估,在17岁及17岁以上年龄段具有局限性.结论Demirjian法可以用于测定上海地区11~16......

    作者:陶疆;汪轶;刘瑞珏;徐晓;李孝鹏 刊期: 2007-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