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法医学杂志》(CN 31-1472/R,ISSN 1004-5619)创刊于1985年7月,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主管、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主办,是我国第一本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法医学专业学术刊物。本刊创刊时为每期48页季刊,1996年改为每期64页,2005年改为每期80页,2006年变更为每期80页双月刊。2009年起正文纸张由80克双胶纸改为80克UPM雅光纸,采用了图文混排方式。
《法医学杂志》的办刊宗旨为:提供法医学及其相关学科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等信息,为维护司法公正、贯彻依法治国的方略服务,促进国内外同行的学术交流和本学科的发展。
《法医学杂志》刊登的主要内容包括:法医病理学、法医临床学、法医物证学、司法精神病学、法医毒理学、法医昆虫学和毒(药)物分析、医疗纠纷、医疗事故的法医学鉴定以及交通事故鉴定等现代司法鉴定科学方面的最新成果和动态。既刊登大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大型项目资助的创新性科研成果,也刊登许多对实际鉴定工作大有帮助的实用性技术和经验交流类文章,全面地为法医工作者提供科研、教学、检案等方面的新动向、新进展、新技术、新经验。
开设的栏目有:研究论著、技术与应用、案例分析、经验交流、医疗纠纷、疑难案例报道、综述、专题讲座和教育培训等。
主要作者和读者群为:公安、检察、法院、司法行政系统等部门的法医工作者,各类司法鉴定机构中的法医学鉴定人,高校法医院系、法律系的师生,卫生医疗单位的医务人员和法律工作者。
本刊编辑部多年来奉行高水平、高质量、高品位的办刊方针,在办刊中严格执行有关国家标准和规范以及审校制度,编辑人员对稿件的处理精益求精。录用文章学术水平高,实用性强,栏目内容丰富,版面设计合理,图表制作精确,印刷装帧精良,深受法医学界专业人员、高校师生及司法鉴定领域中相关人员的欢迎和认可。为促进法医学学科发展、提高本学科的科研和检案水平以及法医学人才培养作出了重要贡献。
本刊自1997年被美国生物医学文献资料数据库MEDLINE收录,是中国第一也是目前唯一一本进入该数据库的法医学类期刊。自1999年起陆续被《万方数据》、《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等全文收录;被全国医学综合性检索工具《中文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列为核心期刊收录;获首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奖。2008年起本刊被确定为荷兰医学文摘(EMBASE)数据库收录期刊和中国《全国报刊索引》核心期刊。2009年被“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收录。2011年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收录。2012年被Elsevier公司二次文献数据库(Scopus)收录。2013年 超星数字期刊。2015年 第四届《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报告(武大版)(2015-2016)》中,被评为“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2016年4月《法医学杂志》被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评价中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评价报告(AMI)》的引文数据库收录为来源刊;10月,获准加入WHO西太平洋区医学索引(The Western Pacific Region Index Medicus, WPRIM)。
根据期刊引证报告最新统计,《法医学杂志》影响因子逐年上升,目前在法医学类期刊中,其影响因子名列榜首。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
主办单位: 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
出版部门: 《法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4-561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472/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出版地区
订购价格 336.00
杂志荣誉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法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
- 主办单位: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4-5619
- 国内刊号:31-1472/R
- 出版周期:
-
柯萨奇病毒和腺病毒受体在VMC和DCM猝死者心肌组织中的表达
目的探讨病毒性心肌炎(VMC)和扩张性心肌病(DCM)的发病机制及相互关系.方法应用改良免疫组化技术检测病毒性心肌炎(28例)、扩张性心肌病(31例)和对照组19例.结果CAR阳性表达为棕色,主要表达于心肌细胞膜.在VMC心肌中均检测到较高水平的CAR表达(免疫组化面积积分为4.3975±0.0365);DCM组26例心肌组织中有较高水平的CAR表达(4.2064±0.0526),有5例几乎无表达......
作者:李红妍;李永宏;朱团结 刊期: 2007- 04
-
13个STR位点在人消化系统肿瘤组织中的变异分析
目的探讨13个CODIS-STR基因座在人消化系统肿瘤组织中的变异情况.方法收集55个个体的消化系统肿瘤组织及其正常组织和血样,Chelex100法提取DNA,用Profiler试剂盒和Cofiler试剂盒进行复合扩增,310型遗传分析仪检测.结果55例肿瘤组织中均存在细胞分裂异常现象,其中有2例肿瘤组织的STR位点发生了变异,变异的类型包括基因型改变、杂合型丢失和杂合双峰不平衡,而且变异可以是多......
作者:方建新;李成涛;肖立 刊期: 2007- 04
-
唾液中滥用药物分析及其与血液中药物浓度的相关性
唾液是一种成分简单、易于采集的体液,某些药物在唾液中的浓度可以反映其血药浓度.本文分析了滥用药物进入唾液的机制和影响因素,综述了唾液中滥用药物分析时样品的采集、前处理和检测方法以及唾液与血液中药物浓度的相关性.认为唾液是临床和法医学方面很有价值的分析样品,用唾液中滥用药物浓度来推测血药浓度具有一定的法医学意义.......
作者:李鹏旺;王玉瑾;刘俊芳 刊期: 2007- 04
-
氯胺酮滥用的研究进展
氯胺酮为非竞争性NMDA受体阻断剂,作为一种分离性麻醉药应用于临床,其作用机制复杂,由于其具有一定的致幻作用而被滥用于各种娱乐场所,是目前药物滥用中的一个新问题.本文在阐述氯胺酮的药理学及毒理学特性的基础上,复习了氯胺酮与NMDA受体、多巴胺受体等神经生物学相关受体的相互作用,综述氯胺酮滥用的现状、滥用的可能生理机制及其滥用后的检测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作者:杨菊;卞士中 刊期: 2007- 04
-
臂丛神经主要分支损伤法医学鉴定66例分析
目的探讨臂丛神经主要分支损伤的法医学鉴定.方法取自本室2003年1月至2005年12月共66例84条臂丛神经主要分支损伤的案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被鉴定人中男性青壮年占较大比例;锐器伤引起神经损伤居多达94%;神经损伤伴有骨折的占34%,其中50%尺神经损伤伴尺骨骨折;曾行肌电图检查的为34条神经,占40%,其中有15条临床未确诊为神经损伤.结论臂丛神经主要分支损伤的法医学鉴定,关键看影响肢体运动功......
作者:吕红;胡斌暐;黄莉娜;李棨 刊期: 2007- 04
-
118例心源性猝死分析
心源性猝死(suddencardiacdeath,SCD)在成人猝死的死因中占首位,本文对1998-2005年陕西地区发生的118例SCD案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男性是女性的5.9倍,其中冠心病占55.1%,心肌炎占17.8%,心肌病占9.3%,先天性心脏病、瓣膜病、主动脉夹层瘤破裂各占2.5%,其他疾病占4.5%.说明SCD多发于男性,冠心病仍是SCD的主要基础疾病,心肌炎是青少年SCD的主要......
作者:何柯;徐建设;王振原 刊期: 2007- 04
-
MiniFiler试剂盒运用于法医微量物证的检验
目的应用MiniFiler试剂盒对法医微量物证进行DNA分析.方法采用MiniFiler试剂盒对样本进行DNA分型,确定样本9个STR基因座的等位基因型.结果10pgDNA模板经MiniFiler试剂盒扩增后,能够进行DNA分型,但40pg以上的DNA方可得到稳定可靠的分型结果.结论MiniFiler试剂盒可以用于法医微量物证的STR分析.......
作者:唐建平;吴丹;张晨;周怀谷 刊期: 2007- 04
-
吸附性载体上微量血痕的DNA分型
目的研究吸附性载体上微量血痕的DNA提取及其检验.方法用Chelex-100法、QIAampMiniKit、及QIAampMiniKit改良法提取吸附性载体上微量血痕中的DNA,进行PCR扩增及STR检验.结果采用Chelex-100法及QIAampMiniKit的分型成功率很低;采用QIAampMiniKit的改良法能较好的得到分型图谱.结论采用QIAampMiniKit的改良法能较好的提取吸附......
作者:陈荣华;宋清;徐庆文;董研 刊期: 2007- 04
-
人身损害赔偿理念的更新对法医工作的影响
高人民法院2003年12月26日颁布并自2004年5月1日起施行了《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该司法解释填补了立法的一些漏洞,完善了人身损害赔偿的裁判规则,更新了人身损害赔偿的理念,并有诸多制度创新.本文对该司法解释涉及的人身损害赔偿规则、理念的更新及其对法医工作者的影响进行初步探讨.......
作者:丁轩坤;王立新 刊期: 2007- 04
-
男子性功能障碍法医学鉴定标准
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男子性功能障碍法医学鉴定的基本原则、要求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人身损害、性犯罪等刑事案件,以及婚姻纠纷、损害赔偿等民事案件中男子性功能障碍的法医学鉴定,其他需要进行男子性功能法医学鉴定的亦可参照执行.......
作者: 刊期: 2007- 04
动态资讯
- 1 钢锤打击后皮肤遗留金属颗粒成分检测
- 2 长时间端坐促发肺结核病死亡1例
- 3 Expressmarker 22 STR荧光检测试剂盒的法医学应用
- 4 本刊对有关撰稿问题的声明
- 5 现场勘查和尸检认定多种方式自杀1例
- 6 16S rRNA基因测序在法医学中的研究进展
- 7 大鼠局灶性脑挫伤后p35及p25的表达变化
- 8 股动脉损伤急诊转医后死亡医疗纠纷1例
- 9 精神损伤程度评定的三维模型
- 10 计算机模拟再现道路交通事故特点分析
- 11 游离缘指甲DNA检验1例
- 12 玻璃刺破心脏死亡1例
- 13 运用酚-氯仿法结合磁珠法提取蝇蛆体内人类DNA
- 14 限制性体位引起肺动脉血栓栓塞2例
- 15 弥漫性轴索损伤96天后死亡1例
- 16 DNA性别位点为女性而性征表现为男性1例
- 17 外伤性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破入食管死亡1例
- 18 ECT在外伤性癫痫法医学鉴定中的应用探讨
- 19 尼龙膜套管分离技术对混合斑中精子细胞DNA的提取
- 20 中国青海藏族、汉族mtDNA控制区遗传多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