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法医学杂志》(CN 31-1472/R,ISSN 1004-5619)创刊于1985年7月,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主管、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主办,是我国第一本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法医学专业学术刊物。本刊创刊时为每期48页季刊,1996年改为每期64页,2005年改为每期80页,2006年变更为每期80页双月刊。2009年起正文纸张由80克双胶纸改为80克UPM雅光纸,采用了图文混排方式。
《法医学杂志》的办刊宗旨为:提供法医学及其相关学科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等信息,为维护司法公正、贯彻依法治国的方略服务,促进国内外同行的学术交流和本学科的发展。
《法医学杂志》刊登的主要内容包括:法医病理学、法医临床学、法医物证学、司法精神病学、法医毒理学、法医昆虫学和毒(药)物分析、医疗纠纷、医疗事故的法医学鉴定以及交通事故鉴定等现代司法鉴定科学方面的最新成果和动态。既刊登大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大型项目资助的创新性科研成果,也刊登许多对实际鉴定工作大有帮助的实用性技术和经验交流类文章,全面地为法医工作者提供科研、教学、检案等方面的新动向、新进展、新技术、新经验。
开设的栏目有:研究论著、技术与应用、案例分析、经验交流、医疗纠纷、疑难案例报道、综述、专题讲座和教育培训等。
主要作者和读者群为:公安、检察、法院、司法行政系统等部门的法医工作者,各类司法鉴定机构中的法医学鉴定人,高校法医院系、法律系的师生,卫生医疗单位的医务人员和法律工作者。
本刊编辑部多年来奉行高水平、高质量、高品位的办刊方针,在办刊中严格执行有关国家标准和规范以及审校制度,编辑人员对稿件的处理精益求精。录用文章学术水平高,实用性强,栏目内容丰富,版面设计合理,图表制作精确,印刷装帧精良,深受法医学界专业人员、高校师生及司法鉴定领域中相关人员的欢迎和认可。为促进法医学学科发展、提高本学科的科研和检案水平以及法医学人才培养作出了重要贡献。
本刊自1997年被美国生物医学文献资料数据库MEDLINE收录,是中国第一也是目前唯一一本进入该数据库的法医学类期刊。自1999年起陆续被《万方数据》、《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等全文收录;被全国医学综合性检索工具《中文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列为核心期刊收录;获首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奖。2008年起本刊被确定为荷兰医学文摘(EMBASE)数据库收录期刊和中国《全国报刊索引》核心期刊。2009年被“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收录。2011年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收录。2012年被Elsevier公司二次文献数据库(Scopus)收录。2013年 超星数字期刊。2015年 第四届《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报告(武大版)(2015-2016)》中,被评为“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2016年4月《法医学杂志》被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评价中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评价报告(AMI)》的引文数据库收录为来源刊;10月,获准加入WHO西太平洋区医学索引(The Western Pacific Region Index Medicus, WPRIM)。
根据期刊引证报告最新统计,《法医学杂志》影响因子逐年上升,目前在法医学类期刊中,其影响因子名列榜首。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
主办单位: 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
出版部门: 《法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4-561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472/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出版地区
订购价格 336.00
杂志荣誉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法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
- 主办单位: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4-5619
- 国内刊号:31-1472/R
- 出版周期:
-
大鼠急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早期的基因表达
目的研究急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早期的差异基因表达,探索其潜在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单纯夹闭大鼠肾动脉制备肾缺血再灌注模型,进行基因表达芯片检测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急性肾损伤早期的差异基因表达及其所涉及的细胞活动和信号通路.同时,通过构建差异表达基因的生物网络来寻找与急性肾损伤关系密切的分子,并进行荧光定量PCR验证.结果在检测出的151个差异表达基因中,132个基因显著上调,19个基因显著下调,GO......
作者:林俊毅;茅幸;吴慧娟;薛爱民 刊期: 2016- 06
-
大鼠血液中HbCO随吸入CO浓度和时间的变化
目的研究不同一氧化碳(carbonmonoxide,CO)浓度下中毒大鼠的行为学特征、存活时间、碳氧血红蛋白(carboxyhemoglobin,HbCO)饱和度变化规律,为法医学实践中CO中毒死亡案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1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自制染毒装置,使大鼠分别在CO浓度为1250、3750、6250mg/m3及持续通入CO状态下染毒致死亡.观察不同CO浓度中毒大鼠的行为学特征,记录......
作者:陈庆;白洁;李长荣;张文芳 刊期: 2016- 06
-
XPG基因表达用于法医学年龄推断
目的探讨着色性干皮病G组(xerodermapigmentosumgroupG,XPG)基因在不同年龄段健康汉族人群中的表达情况,分析XPGmRNA和蛋白表达量与年龄之间的相关性,以期为法医学年龄推断提供新的分子生物学指标.方法收集150名不同年龄段健康汉族人的外周血样,采用TRIzol法提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bloodmononuclearcell,PBMC)总RNA,通过实......
作者:邓小冬;张伟;张波;马英;木尔扯尔;章丽霞;谢英;刘云 刊期: 2016- 06
-
藿香正气水中中药成分对大鼠体内乙醇代谢的影响
目的研究服用藿香正气水后,大鼠体内乙醇含量及药代动力学参数的变化.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按3.0mL/kg剂量灌胃白酒、低浓度中药酒和高浓度中药酒,于给药前(0min)和给药后5min、10min、15min、30min、1h、2h、3h、4h、5h、6h、8h断尾采血,用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大鼠血液中的乙醇含量,用DAS2.0软件计算乙醇的药代动力学参数,SPSS17.0软件对药代动力学参......
作者:曾思火;欧俊兴;谷涓华;杨凯润;王蕊;李志;李树华;张瑞林 刊期: 2016- 06
-
早期死亡时间推断研究进展
死亡时间推断在判断案件的性质、划定侦查范围及锁定嫌疑人等方面至关重要,一直是法医病理学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早期死亡时间,即指死后24h以内,由于距离案发时间更短,对其准确推断能促进案件的成功侦破,具有重要的法医学意义.近年来,国内外法医学者运用一系列新方法和新技术对早期死亡时间推断进行了大量研究.本文对体液生物化学、超生反应、代谢组学、影像学、遗传物质降解规律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早期死亡......
作者:陶丽;马剑龙;陈龙 刊期: 2016- 06
-
胰岛素中毒死因鉴定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随着人类糖尿病的发病率持续增高,外源性胰岛素的使用日益广泛,由此引发的胰岛素使用不当、过量,甚至利用胰岛素自杀、他杀的案例也不断增多.本文通过检索国内外有关胰岛素中毒或死亡的基础、临床和案例报告等文献资料,综述了有关胰岛素中毒的机制、临床表现、病理变化以及法医学检验等.......
作者:陈利;卢延旭 刊期: 2016- 06
-
儿童颅脑损伤生物力学研究进展
本文综述了儿童颅脑损伤生物力学研究中大脑、颅骨、颅缝及硬脑膜等颅脑材料属性参数检测及儿童颅脑有限元模型构建研究进展,分析目前已建立的儿童颅脑有限元模型的不足,提出应加强儿童颅脑材料属性参数检测研究,建立相关数据库,为建立精准的儿童颅脑有限元模型奠定基础.......
作者:汪家文;黄江;李正东;邹冬华;李竹;王杰;陈忆九 刊期: 2016- 06
-
椎弓崩裂与外伤伤病关系法医学鉴定26例分析
目的阐述椎弓崩裂与外伤之间伤病关系的法医学鉴定要点.方法收集26例椎弓崩裂案例,从年龄、伴随症状、治疗方式、致伤方式等方面讨论此类病例的特点.结果认定外伤与损伤后果之间存在一定因果关系的2例被鉴定人年龄均在50岁以下,致伤方式均为高能量损伤,且均伴有合并伤,2例患者均接受了手术治疗.结论应关注50岁以下中青年外伤后椎弓崩裂与外伤之间的伤病关系分析.对于选择手术治疗者,更需分析两者之间的伤病关系.......
作者:王立新;朱光烈;戚莉群;盛银雅 刊期: 2016- 06
-
65例道路交通事故死亡案例骨盆骨折特征的法医学分析
目的分析道路交通事故死亡案例中骨盆骨折的特点及成伤机制.方法收集65例发生骨盆骨折的道路交通事故死亡案例,对骨盆骨折的部位、特点、成伤机制等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65例骨盆骨折案例中,骶髂关节脱位38例,且多合并耻骨联合分离或耻骨骨折;耻骨、坐骨、髋臼骨折主要以线性骨折为主,骶尾骨骨折以粉碎性骨折多见;合并盆腔软组织损伤54例,盆腔器官损伤8例,腹腔器官损伤44例.骨盆环损伤类型中,分离型32例......
作者:张巍 刊期: 2016- 06
-
17例杀亲案件的回顾性分析
目的总结杀亲案件的特点,为此类案件的分析、预防提供参考.方法调查溧阳地区2004-2014年破获的17例杀亲案件,对原始登记信息、现场勘验笔录、尸体检验鉴定书、破案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7例杀亲案件中受害人以女性居多,嫌疑人以男性居多,杀人动机以配偶不忠或怀疑配偶不忠占较高比例.杀亲案件中有精神病患者杀人、伪装杀人,嫌疑人杀人后自杀占有一定比例.结论杀亲案件多与婚外性行为、精神病患者杀人等家庭因......
作者:徐伟杰;纪平 刊期: 2016- 06
动态资讯
- 1 醉酒女遭轮奸致吸入性窒息死亡1例
- 2 表型信息SNP的法医学研究进展
- 3 中国男性青少年骨龄鉴定方法
- 4 外伤后睑结膜结核1例
- 5 乌头碱中毒致死2例
- 6 回归法推断手印和足迹与身高和体重的关系
- 7 肋骨骨折伤残等级重新评定4例
- 8 甘肃东乡族人群15个STR基因座遗传多态性
- 9 颅面部动静脉畸形治疗中肺栓塞死亡1例
- 10 上海地区干尸形成的条件及机理
- 11 COMT基因与精神分裂症患者暴力攻击行为关联性的研究进展
- 12 人体血液体外电击致血细胞穿孔的扫描电镜观察
- 13 5个miniSTR基因座遗传多态性及其在降解检材中的应用
- 14 Y-STR家系排查结合常染色体STR确定嫌犯身份1例
- 15 STR和性别位点PCR产物的荧光自动检测
- 16 自勒死亡法医学鉴定1例
- 17 MOAS在住院精神障碍患者暴力风险评估中的应用
- 18 未成年人杀人特征2例浅析
- 19 表观遗传学及其在同卵双生子研究中的新进展
- 20 计算机X线成像测量青少年四肢长骨推算身高